2015-05-18 16:08:27
经常口腔溃疡应该提高免疫力
现代医学认为,经常口腔溃疡首先与免疫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的患者表现为免疫缺陷,有的患者则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也就是由于各种因素,使人体正常的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抗原,产生免疫反映,而引起组织的破坏而发病。到底经常口腔溃疡有哪些原因呢?概括起来如下几项: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83| 阅读全文
2015-05-18 15:29:58
如何理解脾主运化和脾气主升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主运化及主肌肉的功能。这是指脾能够消化饮食物,并将消化后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周身各脏腑及肌肉组织当中,起到滋润和营养的作用。脾的这种功能,中医学将其归属为土,因为“土”可以生养万物,而脾化生的气血可以滋养人体的五脏六腑及四肢百骸。人出生以后营养物质的来源全赖于脾,因此,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30| 阅读全文
2015-05-18 15:01:29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的来历(罗大伦的博客)
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说,此方调理“ 脾胃不和,不进饮食,上燥下寒,服热药不得者。”这里面他说到了“上燥下寒”这种症状,这就是今天我们说的上热下寒,有的人脾胃之气不能上下运化,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导致心火在上,不能下降,则上焦越来越热,而肾水不能上承,则下焦越来越冷,此时,一服热药温肾,则上面嘴起泡了上火了,可是服用清热的药物,则下焦更冷,简直无奈,朱丹溪先生的意思很清楚,此时可以服用六君子汤,交通上下,让脾胃气机上下通畅,则上不热,下不凉。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86| 阅读全文
2015-05-13 16:11:43
话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四季脾旺不受邪”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强壮的正气存在于我们的身体之内,任何邪气都是不可能侵犯的,而邪气之所以能够侵犯人体,一定是正气虚弱的原因造成的。而脾是我们的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的功能健旺,则我们的正气强盛,身体自然健康。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1 | 浏览:210| 阅读全文
2015-05-13 10:26:21
再谈养血妙方玉灵膏
王孟英的玉灵膏,是我特别推荐的养血的方子,王孟英说“玉灵膏一名代参膏。具体制作方法,就是龙眼肉十份,西洋参一份,两者搅拌均匀,然后,放到一个碗里,上锅隔水蒸,蒸到四个小时以上(推荐蒸十个小时以上)。然后,每天一调羹,开水冲泡服用。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68| 阅读全文
2015-05-13 09:34:58
话说中医“积食与高烧”的关系,中医说的积食到底是什么?
有的时候,孩子发烧,怎么用退烧药都无效,到了中医那里,中医一看,孩子积食了,于是开些消食导滞的药物,很平淡的焦三仙什么的,结果立竿见影,孩子的烧马上就退了,所以有经验的中医大夫,在看孩子的病的时候,总是要观察一下孩子是否有积食,因为这往往是引起孩子其他病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81| 阅读全文
2015-05-10 09:13:18
脾胃虚寒的食疗方
中医的寒证大体分为外寒、内寒两大类,外寒由于感受外界的风寒所引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寒感冒,麻黄汤就是治疗外寒的代表方。内寒由于人体的阳气不足引起,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机体,人就会怕冷、乏力困倦、精神不振、大便溏泻、小便清长等等,根据所虚的脏腑不同,又有脾阳虚、肾阳虚、表阳虚等区别。谈到脾胃虚寒证,轻的我们可以采取食疗,又可以预防脾胃虚寒的发生,在此介绍一些脾胃虚寒的食疗方给大家。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51| 阅读全文
2015-05-07 16:11:13
中医阴阳的辨证关系及阴阳五行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
如同计算机二进制一样,阴和阳表示两种抽象的基本状态,或者是“相”,其描述的是万事万物的固有属性,即没有不属于阴或阳的既存事物存在。但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中医中阴阳不是孤立的,其既对立,又统一,同处于辩证统一体中, 阴阳作为对万事万物固有属性的描述,其虽然高度抽象,但同时又非常具体。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12| 阅读全文
2015-05-07 09:56:05
浅谈从脾论治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心、脑、肾的结构与功能,最终导致功能衰竭,迄今为止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医根据高血压的临床表现,多将其归属于“头晕”、“头痛”、“眩晕”等疾病范畴。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56| 阅读全文
2015-05-06 11:39:35
胃肠道胀气简介
胃肠道胀气是人们对消化不良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消化不良多表现为饭后腹部疼痛或不适,常伴有恶心、嗳气、打嗝、肚子胀等。其中,嗳气、腹胀、腹痛、排气过多、打嗝等多被认为是胃肠道胀气。胃肠道的气体经口排出为嗳气,经肛门排出为排气,还有一部分可被肠壁吸收。正常成人每天胃肠道潴留气体量增多时,就会有胀气感。长期的消化不良还会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等。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81| 阅读全文
2015-05-05 11:03:05
肝和情志相关与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外来的情志刺激也渐渐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着不容忽视的损害,并成为诱发人体各大系统疾病的重要病因,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而原发性高血压病作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肝和情志两者为病的互为因果,因此中医学认为肝和情志密切相关在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病中有重要作用。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97| 阅读全文
2015-05-04 09:37:32
中医为什么说“多言则气乏”
中医中提及的“多言则气乏”,意思是话多、大声说话都是十分耗费气的,中医认为,肺主气,吸入则满,呼出为虚,声音的发出,有赖于气的鼓动。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句话耗一份气,如果话多的话久而久之就会气虚,而气虚则进一步伤阴。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21| 阅读全文
2015-04-29 14:50:17
营养性贫血及预防措施
营养性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红细胞贫血,是指因机体生血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如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相对或绝对地减少,使血红蛋白的形成或红细胞的生成不足,以致造血功能低下的一种疾病。多发生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妇女月经过多失血、老年人以及胃肠道等疾病所致营养物质吸收较差的患者。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47| 阅读全文
2015-04-28 15:01:30
女人一辈子离不开调理:肾精足,衰老慢
编者按:人们常将女人比作花,绚丽绽放,多姿多彩。花朵是脆弱的,需要精心呵护,浇水施肥。女人的身体也是娇嫩的,如果不注意调理,也会像花一样凋零。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本报特别邀请多位中医师为广大女性朋友支招,帮大家远离疾病,走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