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31 14:30:34
古今:四物汤、八珍汤、十全大补汤由来
        
						关于“四物汤”名称的由来,《成方便读》中解释到:“物,类也,四者相类而各具一性,各建一功,春生当归虚者补之,夏生川芎郁者达之,秋收芍药实者泻之,冬采地黄急者缓之”。就是说,当归如春季之生发,川芎如夏季之长(有生长之意)养,白芍如秋季之收敛,熟地如冬季之固藏,四味药恰好对应一年四季,化生万物,故名为“四物汤”。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74| 阅读全文
2014-10-29 09:32:33
深秋饮食讲究黑白配
        
						深秋时节,餐桌上来点“黑白配”,如黑米粥配炒莲藕,蒸山药配凉拌木耳,既润燥护肺,又强肾暖身。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15| 阅读全文
2014-10-29 09:20:31
小儿感冒推“四大”: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按耳后高骨
        
						孩子感冒发热,家长往往急得团团转,又苦无办法。其实,小儿感冒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步骤来缓解,中医常将四法合用,称为头面“四大”手法。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06| 阅读全文
2014-10-29 09:17:11
秋季养生做到六收:气不收则咳,神不收则烦,精不收则遗
        
						天地之气总有时间的循环,这些循环中包含着生长化收藏的规律。每到秋季,经过了万物生长茂盛的阶段,气机开始衰退,实力不足也就必然要内收。为适应季节的收,人体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做到“六收”。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55| 阅读全文
2014-10-28 15:59:03
玉屏风散 - 益气固表止汗
        
						“玉屏风散”是中医预防体虚感冒的专方,主要提升患者的“正气”以抵御外邪,适合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此外,还能治疗症状轻微的早期感冒,比如伤风后出现鼻塞、怕冷等症状。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10| 阅读全文
2014-10-28 15:18:11
消化系统许多疾病是心身性疾病
        
						消化系统的许多疾病的发病、发展和心理社会因素都密切相关,如上消化道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虽然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关,有人因为这项研究成果还获得了诺贝尔奖。但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并不一定都发病,而发病或者病情复发的人,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前提下,几乎都和精神心理因素相关。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10| 阅读全文
2014-10-28 15:00:20
什么叫心身性疾病?
        
						广义的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也就是说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一类的疾病,在它们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的,就叫广义的心身性疾病。有哪些疾病属于心身性疾病呢?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35| 阅读全文
2014-10-27 10:30:53
肠胃不好怎么喝粥
        
						喝杂粮粥是我国的传统养生方法之一,对预防三高也很有帮助。但很多胃肠功能不佳的人担心杂粮会“伤胃”,其实如果烹煮得法,喝杂粮粥甚至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养胃方法,对容易腹泻和消化不良的人也能有所帮助。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09| 阅读全文
2014-10-27 10:24:08
长寿要穴“足三里”(单穴养生)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代表穴,也是最重要的长寿穴之一。俗话说:“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意思是身体虚弱的人,可常艾灸足三里进行养生保健。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74| 阅读全文
2014-10-27 10:14:20
自己才是健康捍卫者(专家呼声)
        
						目前,很多疾病病因主要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就个人而言,要清楚健康由自己做主,因为生活方式的管理,主要是靠个人,如果不按照正确的方式饮食起居,就很难维护健康,但如果自我管理好了,就可以不得病、晚得病,甚至不用药或者少用药。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27| 阅读全文
2014-10-24 10:34:40
吃药忌口一看药性,二看病性
        
						俗话说:“吃药不忌口,坏了大夫手”。“忌口”是中药调理时被提及最多的一个词,同时也是中医治病的特点。“忌口”一说很早就出现在《内经》、《伤寒论》等医籍中,原理主要是指我们所吃的食物,有各自性能,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药效,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98| 阅读全文
2014-10-24 10:17:17
关于中药、食物的寒热温凉之性
        
						中医谈到中药、食物的性味时,常有寒热温凉之分,很多人不太理解,认为药物温度都一样,怎么还有寒热温凉之分呢?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27| 阅读全文
2014-10-23 11:09:50
身体喜欢“温、中、平、和、动”五个字
        
						先说“温”字:自然界若是缺少了太阳的万丈光芒,那么也就没有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个道理用在人体健康是一个道理,缺少了阳气,人的身体就会冰冷,病怏怏的,即身体太寒则机体能量不足,机能减退;身体太热则机能高亢身体燥热难以忍受。正如夏天酷暑难耐,赤道处酷热动植物难以生存,冬天寒冷冰酷照样不舒服,北极南极动植物稀少,温暖舒适的温度(20-25C)最适宜生存生活。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46| 阅读全文
2014-10-23 09:49:04
治病养生贵在“平”
        
						在五十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夏翔悟出一个道理,治病养生贵在“平”,只有阴阳平衡,才能不招致疾病,延年益寿。夏翔强调的“平”,首先是心态的平衡,同时也是人体阴阳的平衡。医生在治病过程中,就是要通过药物来调节病人的阴阳,使人体恢复到平衡的状态。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42| 阅读全文
2014-10-23 09:15:20
阳虚体质:平和补阳,防止燥热
        
						中医上认为阴阳是构成人类生命的两个基本成分,尤其是阳,它是人体内一种重要的元素,好比自然界中的太阳。人们都知道,自然界若是缺少了太阳的万丈光芒,那么也就没有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这个道理用在人体健康是一个道理,缺少了阳气,人的身体就会冰冷,病怏怏的。阳虚体质,就是体内缺少阳气,用现代医学的话来解释,就是机体能量不足,机能减退和对刺激应答能力的降低。阳虚体质的人大多有缺铁、低血压,所以,补阳是上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