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30 16:03:15
《黄帝内经》中“食饮有节”到底有几层含义
很多人都知道要养生就要遵循“食饮有节”,但是,对于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很多人却理解错了,那么,饮食有节有何深意?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36| 阅读全文
2022-05-23 10:27:43
健脾养胃的最好饮食方式是少吃(饮食有节)
养生,就要养好脾胃。如何养好脾胃呢?建议尽量少吃,少吃可以缓解脾胃的压力,让脾胃更轻松,可以更好地化生气血。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53| 阅读全文
2022-05-23 09:24:14
从舌苔,看人体对食物的运化
舌头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中医学上,舌头能反应出身体的健康状况,比如脾胃病就能从舌头舌象推断出来。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28| 阅读全文
2022-05-21 17:44:43
从“火”识阳虚——阴火(虚火)到底是什么?
阴火就是由阳虚阴盛、阴盛格阳引起的一种虚火。在一派阳虚阴盛的寒冷症状中,反常的出现一些火热的情况。表现为寒热错杂的状态,它的本质就是阳虚阴寒,真寒假热,寒象是本质,火热是假象。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33| 阅读全文
2022-05-21 17:24:16
养生须知:“内寒、内火、内燥、内湿”的机理
文章简要介绍了内寒、内火、内燥、内湿产生的机理。所谓内寒,其实质就是“阳虚则寒”,是由于阳气虚衰,失于制约阴的能力,从而使阴的寒凝之性得以外现。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14| 阅读全文
2022-05-21 14:27:35
寒邪和湿邪在致病特点上有何异同?
相同点:寒邪和湿邪同属阴邪,侵袭人体后,都具有损伤阳气的特点。不同点为: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53| 阅读全文
2022-05-21 11:05:41
中医理论中的湿邪简介
在中医理论中,湿又称为湿邪,有外湿和内湿之分。内湿与外湿虽有不同,但两者在表现上有共同的特点。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44| 阅读全文
2022-05-21 09:43:58
司国民:中医所说的“湿邪”到底是什么?
中医认为,脾是运化水湿的,如果脾受到了伤害,水湿则无法完全运化,于是就会在身体内堆积,久而久之,湿气往往会引起其他病痛。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96| 阅读全文
2022-05-21 08:44:06
浅析苦味药,为什么能燥湿
古人用药经验教训以及人体试验的结论告诉我们:苦而温的药物,能燥寒湿。如苍术等;苦而寒的药物,能清热燥湿,如黄连等苦味药。文章详细讲解了其中的奥妙和原理。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89| 阅读全文
2022-05-20 15:06:20
《黄帝内经》: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三种健脾的方式
如何才能有一个健运的脾呢?其实也很简单,四个字总结的话,无非就是“投其所好”而已。也就是顺应脾的生理特点,投其所好,规避它所害怕或者厌恶的。为其创造一个更好生化气血的环境,这就是健脾的有效方式。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94| 阅读全文
2022-05-17 15:17:42
辛开苦降法可调畅气机,平衡升降,是恢复胃气和食欲,调理脾胃气虚的首选方法
辛开苦降,是一种中药治疗疾病的用法,是利用药物的性、味特性来调整病证的气机病变。辛味药物具有发散、行气的作用,苦味药物具有降泄、通下的功效。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63| 阅读全文
2022-05-11 16:27:18
情绪不好,所有养生都是徒劳!坏情绪的伤害远超想象!
当你情绪不好,再多养生都是徒劳。学会有个好心态,尽量让自己处在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这比吃什么都重要!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74| 阅读全文
2022-03-21 08:40:06
饭吃七分饱,饭后半小时内不要立即躺下,不要剧烈运动
饭吃七分饱,不要迷信茶叶、酸奶可刮油或助消化。吃饱后该躺着、坐着、站着还是运动?医生的回答来了: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15| 阅读全文
2021-05-25 17:12:19
喝水太多加重体内湿气
胃痛,多喝热水;感冒,多喝热水;便秘,多喝热水……水喝少了自然是不好,但如果没把握好度,喝过了量更会伤了健康之本。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05| 阅读全文
2021-05-25 08:27:22
吴孟超院士的20字养生经
吴孟超院士在上海接受了《生命时报》记者专访。谈起怎样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精力和体力时,吴孟超微笑着说:“我的养生经验,可以概括为20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