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这句谚语的意思是说,早上多吃盐对身体较好,晚上多吃盐则相反。

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

在古代医书中出现这样的"警示":"一年之内,秋不食姜;一日之内,夜不食姜。",“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句话的意思是,早上吃姜,对身体有利,而晚上吃,会损害健康。

双语盘点习大大访英期间引用的经典名句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访问期间,无论是在英国议会演讲,还是在白金汉宫的国宴致辞,习主席都发挥了一贯的“演讲范儿”,引经据典,又不失平和幽默之风。今天,我们就总结一下习主席此次访英期间的讲话中引用过的经典名句。

双语盘点习大大英国议会发表讲话说过的金句

让我们一起边回顾习总书记在英国议会的演讲中的精华内容,总结那些值得学习掌握的特色词汇和说法吧:

双语盘点习大大出访说过的金句

近年来,习大大周游列国,说过的名言警句数不胜数,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如今,习大大访美在即,何不将这些经典语录再回味一番,感受主席的外交风采?

恬惔虚无, 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 病安从来。

恬惔虚无是一种养生的手段和方法,而不是人们追求的目的。恬惔虚无、心平气和能使精神保持专一,不易为身外之物而扰动心神,脏腑之精也可得以有效守持而功能协调正常。“恬惔虚无,精神内守”的心理养生原则,对于我们今天预防疾病、保障健康、延年益寿仍有着极其现实的意义。

恬淡虚无增福寿,精神内守远疾患

《内经·素问》开篇有一段话:“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这就是说人应该避开暑、热、燥、湿、寒等外界的致病因素,做到清心寡欲,这样真气才能够正常运行,人才能够健康长寿。

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众所周知,“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意思是只要人体正气充足,就能抵御外邪的侵袭而不发病。鉴于衰老也算是一种病态,所以人们为了延缓衰老而大量服用各种补品补药,结果导致保健品市场日益繁荣。实际上中医防病治病延缓衰老除了应用各种方法扶助人体正气外,更重视精神心理因素的调整,此所谓“气出于脑,即不邪干”与“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做到“三平”身体好

人人都想“60岁以前没有病,80岁以前不衰老,轻轻松松100岁,高高兴兴一辈子。”真要达到这个目标,掌握三个“平”很关键:平常饭菜、平和心态、平均身材。

养生要做到“精神内守”

生于1943年的刘宝恒是吉林省汪清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擅长中医脾胃病治疗。他年近七十,但思维敏捷、身板硬朗、腿脚灵便。从事中医药工作以来,他对名医张锡纯的学术思想颇有研究。谈起养生体会,他笑言道,自己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想得开,吃得香,睡得着。

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寒温不适是导致功能性胃胀胃痛的主要原因

生活中常见的胃胀胃痛您可别忽视,因为这很有可能不仅仅是胃肠本身的问题,而属于脾虚气滞等其他脏腑问题所导致,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情绪所影响,还有可能诱发其他各种严重的疾病。如何辨别哪些胃肠疾病属于器质性问题,哪些现象是属于功能性疾病?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秋冬养生“四大名补”

真正的“养生高手”,并不是那些名贵的中草药材或保健品,而是我们身边一些非常普通的食材。特别是下面的4种果实,只要搭配得当、正确食用,称得上秋冬“四大名补”。

板栗食疗作用多但不宜多吃

栗子的营养保健价值很高,每天只需吃几粒,坚持下去就能达到很好的滋补效果。但也需要食用得法,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吃多了容易胀肚,尤其是婴幼儿、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不宜多食。

中医治疗疾病的原则: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人体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受其影响。另外,人体之诸因素。如年龄大小、体质强弱、情志变化、饮食起居的调摄等皆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治疗疾病必须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各方面的不同而制定相应适宜的疗法。这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治疗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中医常讲“治标”与“治本”。但“标”与“本”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也是一个可以转化的关系,这就需要认清“标本缓急”。

[94/211][<<][90][91][92][93][94][95][96][9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