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情志,重养德是中医养生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养生学不可缺少的,对强健身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讲究养生之道,必须注重道德修养。养生贵在养性,而养性首先即要养德。古代学者早就提出“仁者寿”的理论。孔子在《中庸》中提出“修生以道,修道以仁”,“大德必得其寿”,即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才能获得高寿。
良好的道德情操,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孙真人卫生歌》说得好:“世人欲知卫生道,喜乐有常嗔怒少,心诚意正思虑除,顺理修身去烦恼。”这是修身养性的至理名言。唐代名医孙思邈不受名利之诱,献身医道,为大众解除疾苦。凡病家请求出诊,他从不瞻前顾后,不考虑自己的吉凶安危,也不惧怕路途遥远艰险,无论昼夜寒暑,饥渴疲劳,都要“一心赴救”,而且从不问病患地位高低,贵贱贫富,也不念恩怨亲疏,一视同仁。他不仅在工作中不辞劳苦,而且在医学研究上孜孜不倦,在古稀之年写下了《千金要方》,直至百岁高龄,仍然思路敏捷,老而不衰,完成了《千金翼方》至一百零二岁去世。
与此相反,缺乏道德修养的人,特别是那些被名利枷锁困住手脚的人,愿意斤斤计较,常常患得患失,他们往往会未老先衰,自然难登“仁寿之域”。
一个人若不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则脑子里就会为追逐名利所桎梏,整天胡思乱想,寝食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吃山珍海味灵丹妙药,也是无法延年益寿的。相反,它会加速肌体的衰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常做坏事的人,其身心常处于受谴责的心惊胆战状态,在这种强剌激下,身体不可能强壮的。
巴西医学家马丁斯经过十年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神经过敏,失眠等病证而折寿。他调查了583名被指控犯有各种贪污受贿、以权谋私罪行的贪官与同样人数的清官十年之久的健康状况,前一组有60%的人生病或死亡,后一组则病、死仅占16%。美国对2700人进行十四年跟踪调查后发现,那些人际关系处理得好,随时随地都都乐于做好事,肯牺牲自己利益,肯助人为乐者,比那些为蝇头小利而争吵不休,为人固执,性格孤僻,斤斤计较的人,死亡率低2.5倍。
缺乏道德修养,唯利是图,整人害人的人,既要经常暗算别人,又要提防别人对自己的报复,终日陷入紧张、愤怒和沮丧的情绪状态之中,大脑得不到休息,身体各系统功能活动失调,免疫力下降,是极易得病的;而心地善良、乐于助人的人,心境始终平静,精神乐观,思想愉快,机体是在正常均衡状态下运行,没有外来干扰,良好的心理和精神能促进体内分泌更多的有益激素,酶类和乙酰胆碱等,这些物质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力和抗癌能力,促进人的健康与长寿。
自古以来,人们为了获取长寿,采取了不少的办法,其中有营养方面的科学,也有心理方面的调适,还有防治方面的对策,但往往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因素和道德修养。调情志,重养德,可以说是最佳的长寿方法。
王坤山:中西医结合医师,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国际卫生医学研究院教授,澳大利亚国际中医药科技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会员,重庆市糖尿病协会专家顾问。
来源:
王坤山著,《中医养生的智慧》,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10月第一版,p35-36
http://wks666.blog.sohu.com/211842058.html
推荐博文(王坤山):
情绪影响人的免疫力
http://wks666.blog.sohu.com/157439245.html
学习《黄帝内经.养生》情志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http://wks666.blog.sohu.com/259026684.html
习《黄帝内经.养生》饮食养生的禁忌
http://wks666.blog.sohu.com/254712705.html
养肝粥有几种?怎样制作?
http://wks666.blog.sohu.com/307234264.html
亚健康与阴平阳秘
http://wks666.blog.sohu.com/308067834.html
长寿秘诀:“调情志 重养德”
http://wks666.blog.sohu.com/211842058.html
冬天既要养肾阳,也要养肾阴
http://wks666.blog.sohu.com/164035978.html
养生:冬日阳光如黄金
http://wks666.blog.sohu.com/165130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