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2 11:26:59
过度输液危害健康,降低人体免疫力,导致人体菌群失调
在吃药、打针、输液三种治疗方式中,吃药的不良反应最轻,见效最慢,但却最安全。所以,患者如果平时身体好、消化功能无异常,生病时应首选口服用药。静脉输液是将药物直接注入血液循环中,所以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最高,由此导致的危害也最大。如果不管大病小病首选输液,长此以往,必然降低自身免疫力。如果注射的是抗菌素类药物,还会产生耐药性。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60| 阅读全文
2015-06-02 10:03:01
彭崇胜:阴阳思想漫谈
阴阳思想是我们祖先通过观察自然界现象而创立的独特思想,并对后人的思维产生了长期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保健的行为习惯。中医药学的阴阳思想主要概括如下:“阴平阳秘”是人体生理的最佳状态; “阴阳失和”是致病根源;“调整阴阳”是治疗原则;“调和阴阳”是养生之道。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06| 阅读全文
2015-06-02 09:39:58
脾胃虚寒的食疗方(偏方)
中医的寒证大体分为外寒、内寒两大类,外寒由于感受外界的风寒所引起,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风寒感冒,麻黄汤就是治疗外寒的代表方。内寒由于人体的阳气不足引起,阳气不足,不能温煦机体,人就会怕冷、乏力困倦、精神不振、大便溏泻、小便清长等等,根据所虚的脏腑不同,又有脾阳虚、肾阳虚、表阳虚等区别。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379| 阅读全文
2015-06-01 11:10:14
怎么吃都不胖,要补血
不同体型的人具有不同的体质和生理特点,中医里最典型的一个说法是“胖人气虚,瘦人血虚”,只有机体达到气血平衡的状态,才会精神百倍、百病不侵。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99| 阅读全文
2015-05-28 09:51:05
气虚体质的人要适度运动,不要过度思虑,要吃性平偏温的食物
气虚体质的人常见疲劳乏力,语声低怯,肺脾两脏相对不足,抵抗力和消化功能比较弱。气虚体质的人要多做运动,不要过度思虑,要吃性平偏温、具有补益作用的食物。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98| 阅读全文
2015-05-25 14:58:23
“天黄有雨人黄有病”,脸色暗黄暗示疾病如何调理?
俗话说:“天黄有雨,人黄有病”,即天空、空气发黄预示着天要下雨,人的肤色发黄预示着健康出现问题。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1 | 浏览:116| 阅读全文
2015-05-22 15:39:37
话说“大道至简,大味必淡”
“大道至简”源自老子的道家思想。道,即道理,即理论。大道,是指事物的本源,生命的本质。大道至简的含义就是最有价值的道理其实是最朴素的道理,很重要的道理其实是很平常的道理。大道至简应是一种境界,大道至简也是一种哲学。
分类:杂七杂八 | 评论:0 | 浏览:148| 阅读全文
2015-05-22 14:51:34
黑米的功效与作用
古农医书记载:黑米“滋阴补肾,健身暖胃,明目活血”,“清肝润肠”,“滑湿益精,补肺缓筋”等功效;可入药入膳,对头昏目眩、贫血白发、腰膝酸软、夜盲耳鸣症、疗效尤佳。长期食用可延年益寿。但是对消化功能较弱的孩子和脾胃虚弱者,多食后易引起急性肠胃炎。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39| 阅读全文
2015-05-21 15:34:01
慢性胃肠炎简介
慢性胃肠炎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是胃黏膜和肠黏膜发炎。最常见的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22| 阅读全文
2015-05-20 09:34:26
赏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分类:杂七杂八 | 评论:0 | 浏览:115| 阅读全文
2015-05-18 20:58:13
“六君子汤”调慢性胃炎
江西读者徐先生推荐:妻子患有慢性胃炎多年,稍微吃些辛辣食物或没有按点吃饭就会复发。后来听说有一味方子比较有效,妻子喝完后,胃炎确有好转。具体如下:党参15克,炒白术10克,茯苓10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干姜3克,炙甘草10克。用1升水,煎取450毫升,每日一剂。早中晚3次,饭后半小时服用。请专家介绍此方药理。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25| 阅读全文
2015-05-18 20:40:50
中药最怕“补”过头
中药治疗疾病,主要依靠其“偏性”。所谓“寒者热之”、“热者清之”、“虚则补之”等,讲的就是利用药物偏性调节人体机能的平衡,达到帮助机体恢复健康的目的。但过量用中药时,“偏性”却可能变成“毒性”。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75| 阅读全文
2015-05-18 20:38:16
气血不足6个表现,4招调理好气血
气血不足,即中医所说的气虚和血虚。气、血来源有二:一是先天之精气,即父母的先天之精;二是后天之精气,即脾胃运化的水谷与自然之精。气推动血液运行,血作为气的载体,气血相互滋生,气虚则血少、血少则气虚。从外表来看,以下几个表现可以帮你判断是否气血不足。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30| 阅读全文
2015-05-18 20:33:16
84岁中医泰斗的养生三字经
84岁高龄的夏老能够精神矍铄,依然奋战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是因为在日复一日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坚持着一些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的原则,记者将其归纳为“养生三字经”。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11| 阅读全文
2015-05-18 18:50:24
香砂六君丸与香砂养胃丸区别
香砂六君丸,其实就是在中医名方“六君子汤”,即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的基础上添加了木香和砂仁,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气滞湿阻引起的消化不良、不思饮食、面色萎黄、嗳气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而香砂养胃丸的配方中则又添加了枳实、厚朴、香附、豆蔻、藿香等中药,加强了行气、温中、化湿的作用,比香砂六君丸的药性更温热一些,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消化不良、胃部不适或隐痛、吐酸水,不思饮食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