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5-29 09:16:26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出汗过多伤阳气
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怡神养心。人们要借助夏天这个散发的季节,把春季的淤滞的恼怒情绪宣泄出去,保持情志舒畅,心神和缓。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65| 阅读全文
2014-05-29 08:53:41
养生要以脾胃为先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也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的观点,并把脾胃称为身体的基础和轴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期《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权威专家,教您调养出好脾胃。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02| 阅读全文
2014-05-27 10:48:11
腹部受寒,疼痛各异(中医讲坛)
夏季已经来了,晚上睡觉盖的越来越薄,但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即使其他部位都不盖,也要盖好肚子,不然第二天就可能腹痛或腹泻。可见腹部比其他部位更怕凉。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内经》中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10| 阅读全文
2014-05-27 09:16:22
冬吃萝卜夏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的俗语,体现了古人利用食物来调节机体功能的智慧,也体现了中医学的“治未病”精神。所谓“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的提法并不完全准确。食物、药物的使用都有相应的适应证,用得恰当就是良药,用之不当则犹如砒霜。值得注意的是,“冬吃萝卜夏吃姜”,应该适量,不能每天吃、大吃特吃。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11| 阅读全文
2014-05-26 20:40:48
十全大补丸: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十全大补丸,本方是由四君子汤(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合四物汤(当归、川芎、芍药、熟地)再加黄芪、肉桂所组成。方中四君补气,四物补血,更与补气之黄芪和少佐温照之肉桂组合,则补益气血之功更着。惟药性偏温,以气血两亏而偏于虚寒者为宜。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13| 阅读全文
2014-05-26 19:06:21
人参归脾丸:补气养血第一方
归脾汤始载于宋代严用的《济生方》,用治思虑过度劳伤心脾,健忘怔忡之证。元代危亦林《世医得效方》,对此方主治的症证有所增加,在原方主治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脾不统血之吐血下血之证。明代薛己《校注妇人良方》在归脾汤原来的组成中又增加了当归、远志两味,沿用至今。清代汪?庵《医方集解》更扩充其治疗范围,用于惊悸、盗汗、食少、妇人经带、肠风崩漏等证。现为服用方便,将汤剂改为丸剂。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34| 阅读全文
2014-05-26 18:59:31
四君子汤:调理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
四君子汤,该方作为调理脾胃气虚证的常用方,是补气方剂的基础方,取名"君子",是喻该方补性平和,品性中正,不偏不倚,犹如君子有冲和之德、中庸之道。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63| 阅读全文
2014-05-26 15:46:03
夏季健脾祛湿要注意什么?
中医认为脾是主管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的,脾主运化,喜燥恶湿,若为湿所困,则运化失常。我们的身体70%左右是水分,脏腑、细胞是浸泡在水里的,这个水是活水,像一条河流进进出出畅流不息,河流的上游归肺脏管理,中游归脾脏管理,下游归肾脏管理,三脏配合使水液代谢畅通无阻,其中脾脏位于中焦,是最关键的水利枢纽。脾虚则容易水液代谢异常,要么水太多,要么分布不均匀,要么进出不顺畅,表现为大便稀溏,腹满腹涨,不思饮食,嗳腐吞酸、有肠鸣声,湿气重的人下肢经常肿胀、沉重,其病机为湿邪困脾,故要健脾祛湿。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00| 阅读全文
2014-05-22 17:37:25
中医术语: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黄帝内经·素问》曾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此语强调了饮食失节的致病因素,因此,人们要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可节制饮食或过度饮食。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1 | 浏览:146| 阅读全文
2014-05-22 17:00:33
爽口物多易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健康箴言)
宋代养生家陈直曰:“爽口之物终必作疾,快心之事过必为殃”。因为自己的饮食偏好,所以才有导致疾病的发生,而最终导致疾病的是你所喜爱的那种食物。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313| 阅读全文
2014-05-20 16:20:00
七情要调和,饮食宜清淡,五味不宜过
前文讲到,调和七情,防百病。调和七情,保持体内阴阳平和,对身体健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七情调和可以避免七情过度所导致的各种疾病,有益于健康长寿,这是中国养生之道的重要内容。酸、苦、甘、辛、咸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5种味道,同样五味太过对人体都是有害的,轻则发病不适,重则损脏折寿,所以我们应该加以足够重视,合理适量食用五味。合理的五味饮食有利于人的健康,若食有偏味,就会适得其反。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15| 阅读全文
2014-05-20 09:29:21
过度贪凉伤阳气(24节气养生操)
满时节,自然界的阳气开始逐渐旺盛,若此时顺势提升心阳之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时若人体心阳不振、气虚血亏,或者情绪激动、劳累、受寒等,会造成气滞血瘀。由于心与小肠相表里,心血瘀阻不仅经常出现肩背疼痛,也会影响小肠的消化吸收功能。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58| 阅读全文
2014-05-19 17:33:31
水果当饭吃,容易体寒
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人有条件每天吃水果了,可以为身体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但是,在以瘦为美的现代,某些以减肥为“终生事业”的人竟然拿水果当饭吃,还美其名曰“营养又健康”。殊不知,水果大多性凉或寒,虽然有养阴之功,但是易伤人的阳气。如果拿水果当饭吃,生冷、生湿就会伤害脾阳。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44| 阅读全文
2014-05-19 17:29:21
常练四梢通气血(中医讲坛)
树木的营养是从树根运送到树梢,根部的营养最充足,树梢则容易因供应不足而枯黄。人体也不例外,也有根和梢之分,以上面举的例子,手指是梢,肩臂就是根。当机体的气血不足时,首先要保证根部的供应,末梢可能就顾不上了,怎么才能使末梢的功能不退化呢?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71| 阅读全文
2014-05-19 17:21:53
黄芪猪肚汤补气虚(小偏方)
黄芪用于治病效果显著,用于日常保健也可建奇功。中医认为,黄芪不仅可以补气,还可以固表,平常使用能滋补强身,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值得称道的是,黄芪“喜欢”扶助弱者,如感冒后、长期被慢性病困扰的人。我就经常给这些体质虚弱的人推荐砂仁黄芪猪肚汤。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中医认为,砂仁能行气和胃,黄芪补气升阳,猪肚健脾胃、补虚损。这个砂仁黄芪猪肚汤,可以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非常适合平常不欲饮食、胃胀胃痛的慢性胃炎患者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