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夏天防寒比防暑都重要(中医讲坛)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说明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好比太阳。人体的阳气随着四季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冬天气温低,万物凋敝,阳气活动迟缓,内收封藏。此时,天气虽冷,但人们更加注重防寒保暖,不爱贪凉,阳气反而不易为寒邪所伤。夏至以后,人体阳气在一年中逐渐达到顶峰,血管处于扩张状态,腠理开泄,一旦着凉,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人们在夏季多喜食冷饮,爱吹空调,这些过度贪凉的行为都可能让身体在无形中被寒邪伤害。

巧用锻炼促消化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遭遇肠胃不适。从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合理的锻炼对改善消化功能效果良好。日前,美国“十大排行榜网站”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对症下药的运动:快步走、骑车、游泳、慢跑、深呼吸、仰卧起坐、抬高双脚、身体侧弯、向前抱腿。

中医说胖瘦

世界上有两种人最痛苦,一种是“喝凉水都长肉”的胖子,另一种是怎么吃都胖不起来的瘦人。他们的苦恼,在中医看来都是体质出了问题,需要进行调理。本期特别邀请中医师为胖人、瘦人分别支招,指导养生。

三七黄芪通血管

中医有很多有活血、行气、通络作用的验方,在此,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岳新给读者推荐以下两个:

发质变差,可能缺营养(饮食新概念)

头发的粗细、多少、弯直、颜色等性状,有很大程度的遗传性。不过,如果和平常相比,头发的状态突然发生了明显的不正常变化,头发的脱落量比日常平均值明显增加,那通常是健康状态下降的表现。人们都知道,精神压力和情绪刺激会引起脱发,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大量脱发而导致局部头皮光秃的情况。另一方面,营养不良也会引起脱发。比如说,在明显缺乏蛋白质的情况下,头发不仅生长缓慢,还容易脱落,而且发质变差,头发变细、发脆、枯干、颜色变浅。这是因为,头发的本质是角蛋白,它就是一种蛋白质;头发黑色素的形成,还需要一种叫做“酪氨酸”的氨基酸作为原料。而制造黑色素和角蛋白的过程中,又需要多种B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帮助,这些营养都来自于食物。

凉茶不是千人一方(中医讲坛)

现代人口味重,火锅、小龙虾、水煮鱼、烧烤等食物都可能让人上火,很多人的缓解方法就是喝凉茶,甚至有人拿它当普通饮料喝。其实,凉茶的种类很多,作用不一,绝不是千人一方,除了清热解毒、清肺润燥解暑,还能去除毒素、提高免疫力、抗御感染、平衡阴阳、柔润肌肤,有祛湿生津、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等作用,对目赤头痛、头晕耳鸣、疔疮肿毒和高血压有一定疗效。凉茶虽好,但绝对不能当水喝。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仍有一大部分人不适宜喝凉茶。

运动加心情胜过一切药

北京市疾控中心发布的一组调查数据显示,北京40岁以上的人可以在健康状态下生活18年,之后近20年则要在疾病或残疾状态中度过。调查人员通过分析发现,在影响健康寿命的所有因素中,运动是推迟带病生存年龄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健康心态。这一点,早已成为全世界医学界的共识。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其中,合理运动和平衡心态被称为“最廉价的健康药”。

坏习惯破坏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身体消化、吸收、排出废物的能力,是保持人类健康的“好帮手”,能够维持身体器官的有序运行。医学上对新陈代谢快好,还是慢好没有准确的界定标准,不过英国阿伯丁大学的研究却发现,排除疾病因素,新陈代谢较快的人更健康。

怕冷、气血不足、贫血的人最好少喝茶,多吃含铁、Vc丰富食品

如果有以下情况,可能缺铁:面色晦暗无光、皮肤萎黄,这是贫血最直接的影响,跟着因为全身供血不足会引起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运动时感到气短、抵抗力下降、易感染。因此,气血不足、贫血的人适量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以增加造血量。

小心疲劳拖成大病(独家报道)

如果你属于“疲劳大军”中的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头昏脑涨、腰酸背痛、烦躁焦虑、紧张失眠等,那么就要小心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周迎春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这样的人可能处于慢性疲劳状态。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就可能走向疾病的深渊。

肝脏喜欢的7种营养

要保护好肝脏,首先应该明白肝脏最想要的是什么。有专家指出,以下七种营养要素和肝脏的关系最大。

补血不必阿胶汤,介绍几种常见的补血食物

谁说补血一定要靠阿胶!许多人都有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只吃菜不吃肉才会贫血,其实,不少植物性食物,不但含有铁质,β胡萝卜素和其他养分,而且多半易于消化,很适合作为补血的食材!素食朋友只要加以适当搭配,其实不用太担心贫血的问题,以下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补血食物:

伏天艾灸养生,艾灸祛除寒湿补充阳气和能量

艾灸是一种纯天然的,无副作用的调理方法,温热的艾炙通过穴位的渗透可以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疏通经络、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为身体补充阳气和能量,排除寒气和湿邪。

气血是生命的载体,辨细节知脏腑气血的运行状态

气和血都是生命的载体,共同滋润身体。如果把人体比作生长植物的话,气就是阳光,血就是雨露,二者共同作用于人体,使其茁壮成长。气和血可以在人体的一些细节中发现出来,只要分辨出这些小细节就能认清各个脏腑气血的运行状态,有助于预知疾病、保持健康。

夏季:多汗补气,无汗养血

天热时出汗在所难免,但有两种人有点怪:一种动不动就大汗淋漓,另一种大家都热得出汗了他却一点汗没有。这两种情况西医一般查不出问题,中医却有说法:卫气虚则多汗,营血虚则无汗。这话出自清代医学家程文囿所著的《医述》。

[32/69][<<][30][31][32][33][34][35][36][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