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04 15:30:41
红枣补气血,勿超15颗
红枣不仅营养非常丰富,而且还能保护肝脏。红枣虽然有益健康,但并非多多益善。中等大小的红枣,一次食用最好别超过15颗,过量食用会有损消化功能,引起胃酸过多和腹胀。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36| 阅读全文
2014-06-04 15:14:53
夏季养生五大金律(养生之道)
炎炎夏日给老年人身体健康带来考验。祖国传统养生学讲究 “顺四时而适寒暑”,对于老年朋友来说,如能顺应时节做好夏季养生,不仅能够顺利度夏,还能增进健康、延年益寿。以下5个原则,涉及起居、饮食、养生、防病,这个夏天,老年朋友不妨改变一下。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39| 阅读全文
2014-06-04 11:24:46
情绪困扰对健康和寿命会产生负面影响
5月20日,美国《赫芬顿邮报》载文分析称,焦虑等不良情绪对人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全方位的。初发期,喉咙会变得沙哑干涩;肌肉会变得紧张,引发肩颈疼痛及偏头痛;血糖也会因此突然升高。如果长期慢性焦虑,哮喘、心脏病、中风的发病风险增加,消化系统紊乱,记忆力明显下降,还会引发疲劳、失眠等异常。
分类:心海导航 | 评论:0 | 浏览:136| 阅读全文
2014-06-03 08:45:04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年龄尚小的孩子,学习不要“刻苦努力”
这个题目下我要谈的恰恰是如何培养孩子用功学习。一直以来,关于学习的一个最流行的概念就是“学习要刻苦”。许多家长从孩子小时候就向他灌输这样的观念,要求年龄尚小的孩子“刻苦”。不少家长从孩子上学前就唠叨说,上学后不能尽情玩了,要用功学习。孩子上学后就不断教导孩子在学习上要“刻苦努力”,并且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这样要求他,以期培养出孩子良好的学习态度。我认为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用功勤奋是必须的,但用“刻苦”的言语和思路来要求孩子,则往往是在干一件南辕北辙的事。
分类:教学研究 | 评论:0 | 浏览:236| 阅读全文
2014-05-29 15:30:51
夏天多些自然流汗,冬天避免大出汗
身体内寒气、湿气重者,夏天提供人体最好的“除湿”机会。所以应该在夏天,透过适当的运动,身体体表的温度上升、正确发汗,让末梢的微循环打开,帮助体内排出这些寒与湿。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76| 阅读全文
2014-05-29 11:19:39
汗多汗少都是病,该出汗时不出汗多为阳气虚弱
出汗是人体的一种生理现象。正常出汗可以调节阴阳平衡,排出体内废物。外界温度太高、剧烈运动或吃了某些刺激性食物会使气机外散,这时应该伴有汗出;天气寒冷时气机回缩,应该周身无汗。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失调时则会反常出汗。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93| 阅读全文
2014-05-29 09:48:04
夏季8种食物祛湿消肿
夏天,除了热,让人们更难受的是头昏脑涨、全身困乏、四肢酸软、食欲减退等不适,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湿”在作怪。对于易浮肿体质的人来说,夏天稍微吃点过凉或者过咸的食物,都会出现水肿的症状。本期,我给大家推荐几种祛湿消肿的好食物。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53| 阅读全文
2014-05-29 09:40:48
人生需要做好规划,分阶段有任务
常有人在年老时感叹一生碌碌无为,时间仿佛一晃而过,年轻时的抱负和理想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人生不能重来,所以年轻时规划好事业很重要。而计划就像一座连接现在和未来的桥,只有目标明确,才有行动力。
分类:杂七杂八 | 评论:0 | 浏览:192| 阅读全文
2014-05-29 09:16:26
夏季养生重在养心,出汗过多伤阳气
中医认为心与夏季相应,夏季养生重在养心。怡神养心。人们要借助夏天这个散发的季节,把春季的淤滞的恼怒情绪宣泄出去,保持情志舒畅,心神和缓。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166| 阅读全文
2014-05-29 08:53:41
养生要以脾胃为先
中医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并有“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一说。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也提出“养生要以脾胃为先”的观点,并把脾胃称为身体的基础和轴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本期《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权威专家,教您调养出好脾胃。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0 | 浏览:203| 阅读全文
2014-05-28 15:20:33
遗忘是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有其积极意义
遗忘是记忆中的一个特殊功能。人类的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事件非常多。一个事件会否被遗忘,跟与其联系之事件的数目、它所唤起情感和时间,还有和身体状态有关。而遗忘使得人只保留重要的、相关的信息,减轻大脑空间压力,有积极意义。
分类:教学研究 | 评论:0 | 浏览:137| 阅读全文
2014-05-28 09:00:31
《弟子规》精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话说多 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原意:讲话不可太多,言多必失。要讲的恰当,要实事求是,不可花言巧语。古人说,“巧言令色者,鲜矣仁”。一个整天只会花言巧语的人,其人品一定有问题。常言道,“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说话是一门艺术,要恰到好处,该说的才说,不该讲的就不要讲。该说的不说,则办不成事情;不该说的说了,就会招来祸患。掌握技巧和分寸是非常重要的。
分类:教学研究 | 评论:0 | 浏览:136| 阅读全文
2014-05-27 15:57:15
养生先养心神,“治未病”先调和七情
《黄帝内经》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持续的不良精神情感会明显削弱人的抵抗力、免疫力,严重影响脏腑功能、气血运行、经络畅通,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躯体病痛,比如感冒、肝炎、胃病、月经病、头痛、哮喘、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肿瘤等,这些可以认为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反应”。生命形神的痛苦均和神有关。因此,在养生中养神始终重于养形,就算是治疗疾病,调神也很关键。
分类:心海导航 | 评论:0 | 浏览:187| 阅读全文
2014-05-27 10:48:11
腹部受寒,疼痛各异(中医讲坛)
夏季已经来了,晚上睡觉盖的越来越薄,但人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即使其他部位都不盖,也要盖好肚子,不然第二天就可能腹痛或腹泻。可见腹部比其他部位更怕凉。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内经》中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