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三种食疗方法 驱走脾胃虚寒

春节过后,很多生活忙碌的上班族出现了胃部受凉后疼痛的症状,不仅食欲不佳,而且身体疲惫,甚至影响到了正常工作。针对这一情况,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赵为民教授指出,出现这种症状的人多数为脾胃虚寒体质,可根据情况通过药物或膳食进行调理。

中国人“未富先老”“40岁以前用命换钱,40岁以后用钱换命”

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增长,成就了“中国奇迹”。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9月底,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第二个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与此相对,我国目前人均寿命的增加却低于发达国家同期增长水平,可谓“未变富先变老”。

感冒后5种情况才用抗生素

究竟该什么时候使用抗生素,这是医患双方都感到头痛的问题。据美国《健康》杂志最新报道,美国克利夫兰彩虹儿童医院儿科感染病专家弗兰克·埃斯帕博士表示,使用抗生素在医生的经验和科学的指南之间有一个“灰色地带”,需要医生综合二者才能作出合理判断。感冒患者在下面5种情况下才能使用抗生素。

日常饮食宜忌实用常识(26条)

文章介绍了26条日常饮食宜忌实用常识,可以看看:

长期亚健康 抗病能力差(转自生命时报2010年12月31日)

编者的话:疲惫、健忘、失眠……都是“亚健康”的表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真正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的定义、达到健康标准的人群只占5%,75%的人群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风寒咳嗽与风热咳嗽的区别(转自长春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院-中医内科学)

咳嗽是肺系疾病常见的证候之一。由外感或内伤多种原因,使肺气不清,上逆而致的以咳嗽、咳痰为症状的一类病证。文章介绍了如何区别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的常识等:

一天3个派反式脂肪酸超标

2010年11月22日中央财经频道报道:反式脂肪酸在我国还没有明确标准,反式脂肪酸主要用于蛋糕、奶油等产品。而众所周知,由于反式脂肪酸过多对人体健康有害,在一些国家已被禁用。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杨月欣教授:在很多人看来,“蛋黄派”、“巧克力派”不但美味,而且营养,听起来甜美又时尚。但是,他们却不知道,这些“派”类点心,却往往是暗藏反式脂肪酸的大户。

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张雪亮讲五脏与六腑——说说你的脾

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主任张雪亮讲五脏与六腑——说说你的脾肺肾,本文转载如下:口淡无味从脾调理;怎么从舌头辨别脾湿;过食生冷易脾虚;脾虚的人不宜吃啥。

清晨养生3件事:深呼吸、四方眺、净大便

乾隆皇帝在位60年,活到89岁,在古代落后的医疗状况下,如此长寿实属难得。而这都要归功于他独到的养生秘诀,尤其是清晨的保健。后人将其秘诀总结成“养生三件事,活到九十九”,传到寻常百姓家。

少抱怨、常阅读、睡得香、好奇心

据美国《读者文摘》最新报道,联合国统计数据表明,预计到2050年,全球百岁老人将达到320万。发达国家人口中,百岁老人人数增长速度最快。比如,澳大利亚,2009年百岁以上老人近3000人,到2055年将飙升至7.8万人。那么其秘诀何在呢?研究人员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了百岁老人的10大共同点。

衣不过暖、食不过饱!过来人告诉你长寿法则

衣不过暖、食不过饱!过来人告诉你长寿9法则:凡事强调一个适度。

10个坏习惯 最伤上班族的胃(转自生命时报)

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使得人们不得去适用,尤其是上班族更是尤为突出,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也会使保胃行为一拖再拖,成为了一个空想,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坏习惯成为伤胃的杀手……

胃病是一种慢性病,治病良方就是靠“养”

胃病是一种慢性病,不可能在短期内治好。治病良方就是靠“养”,急不来,只能从生活习惯的改良中获得。我们都需要一个好的胃,这些习惯的改变都是必需的。

老寿星悟出八字诀 好心态胜过好医生

“没心没肺”,在许多人看来不是个太好的词:大大咧咧,能吃能睡;心直口快,凡事不往心里去。可你知道吗?在专家眼里,这种活得比较粗线条的人,往往更长寿。 近日,美国研究人员对700名百岁老人进行了3年跟踪研究,并揭开他们的长寿秘密:性格开朗,很少发愁,基本不发火,一辈子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由此可见,心无愁事、脸无愁容,长寿之道不分中外。

太凉太烫都伤身

“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是中医食忌理论中,关于食物温度的具体论述。“热无灼灼”,指的是食物不要像沸腾的开水那样灼热伤人;“寒无沧沧”,指的是食物也不要像寒冰那样沧沧凉凉。食品寒温适中,则阴阳协调,有益于身体健康;反之则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吃的过凉或过热,则会打乱阴阳平衡,影响身体健康,甚至会造成病态。

[61/71][<<][60][61][62][63][64][65][66][67][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