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慢性咽炎,桔梗汤代茶饮(小偏方)

四川章先生推荐方:我患慢性咽炎多年,常感觉咽部干涩、喉间有痰且略痒。朋友向我介绍一方:用桔梗、生甘草各6克,放入茶杯,用沸水泡10分钟后,代茶饮用,每日一杯。连喝1周后,我咽干喉痛的症状减轻了,咳痰也少了。不知道这个单方为何效果这么好?请专家点评一下。

风寒感冒饮香菜煎汤,生姜红糖水(小偏方)

中医认为,感冒是一种外感性疾病,病在肌表,屑于表证;其发生原因是由于人体腠理不密,抵抗力弱,再遇气候骤起变化,寒暖失常,稍不加注意,就会为外邪所乘,发生感冒。 中医在临床上治疗风寒感冒时,常用一些辛温解表的中药,香菜性温、味辛,有发表透疹、祛风健胃之功效,黄豆则有健脾胃、助发汗、消热解毒功效。二味合用,对于风寒感冒初起,可迅速消除恶寒、发热、头痛等症状。这位读者所推荐的方子适用于风寒感冒。

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民间流传已久的防病保健小谚语。王金成医师在文中认为“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是针对阳虚或阴虚之人而言,阳虚者夏季适量食姜,能补虚扶阳,使阳气通达;阴虚者冬季适量食萝卜,可以补虚助阴。笔者认为此说欠妥:一是这句谚语并不只是针对阳虚或阴虚之人,而是针对所有健康未病之人的防病保健措施;二是萝卜仅具下气宽中、消积导滞,止咳化痰等功,似乎并无补阴之效。

话说“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

古人云“早上三片姜,赛过喝参汤,晚上吃姜,等于吃砒霜。”这句话的意思是,早上吃姜,对身体有利,而晚上吃,会损害健康。这种说法真的有道理吗?

“辛甘化阳与酸甘化阴”阴阳属性解析

药有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药味不同,作用亦不相同。不同药味配伍之后,又产生新的作用,称之为“气味和合”。中医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可概括为机体阴阳偏盛偏衰,利用药物的不同味可纠正机体阴阳之偏而祛疾疗病。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药物气味的论述,如“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以辛散之,以酸收之,以甘缓之”等。

脾胃虚寒者不妨试一试:砂仁羊肉汤、砂仁粥、砂仁猪肚汤(偏方)

砂仁羊肉汤具健脾散寒、温胃止痛的作用,特别适合胃病中医辨证属脾胃虚寒者,患者常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暖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细。

手脚冰凉不妨试试“当归生姜羊肉汤”(食疗偏方)

小寒已过,人们迎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数九寒天”。寒冷的气候,对于那些手脚冰凉的人,更是大敌。手脚冰凉该怎么办?不妨试试“当归生姜羊肉汤”食疗。

过敏性鼻炎的饮食注意事项

过敏性鼻炎的一种顽固的慢性疾病,很多患者每年都会发作,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与生活。那么过敏性鼻炎的饮食要注意什么?

四种情况招来感冒

冬天是感冒的高发季节,但平时一些情况下,人体同样容易受到感冒的侵扰。卫生部北京医院呼吸科副主任柯会星提醒,以下这些时候也应该加强预防。

心动体静会伤肾

中医认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思想的安定从容能够保持机体处在一个平和、内守、少损耗的状态之下,疾病也就无从入侵。

人到中年八个戒律

人生就像爬山,躬身前行,目标总在前方。可人到中年,会渐渐感觉力不从心,逐步进入身心健康失衡的“多事之秋”。佛教有八戒能修身养性,2015年新年之际,医学、营养、心理等领域专家则共同提醒,中年人在健康方面也有“八戒”,帮助你达到平和、健康的境界。

枸杞和红枣泡水喝 养肝明目润肺滋阴

枸杞可滋补肝肾、明目,润肺止渴,进而使人面色红润,最适合用来消除疲劳。枸杞能预防动脉硬化及防止老化;还具有温暖身体的作用。红枣具有补中益气、滋脾土、润心肺、生津液、悦颜色的功效。红枣枸杞都有很好的护肝功效,熬夜族平时也可多多食用。

肝脏喜欢绿色食物,好的睡眠,心平气和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解毒器官,需要尽早做好养肝护肝才能促进肝脏健康。怎样养肝护肝,牢记几大方法。

谨和五味,不可过偏

五味入体,各有所偏。食物中如果五味平和地摄入,则食物五味能化生阴精阳气,滋养五脏气血;反之,则阳虚阴亏,气血衰少。

话说五味调和

中医认为,味道不同,作用不同。如酸味有敛汗、止汗、止泻、涩精、收缩小便等作用,像乌梅、山植、山萸肉、石榴等;苦味有清热、泻火、燥湿、降气、解毒等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甘味即甜味,有补益、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辛味有发散、行气、活血等作用,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因此,在选择食物时,必须五味调和,这样才有利于健康,若五味过偏,会引起疾病的发生。

[100/205][<<][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