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西雅图2015年9月23日消息(随行记者马闯)国家主席习近平22日在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出席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会举行的欢迎宴会并发表演讲。文章引经据典,以下是演讲全文的部分精彩语录:
一、“法者,治之端也。”
【原文节选】出自《荀子·君道》
故法不能独立,类不能自行;得其人则存,失其人则亡。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失先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
【原文释义】
所以法制不可能单独发挥作用,律例不可能自动被实行;得到了那种善于治国的人才,那么法制就存在;失去了那种人才,那么法制也就灭亡了。法制,是实现大治的起点;君子,是推行法制的本原。所以有了君子,法律即使简略,也足够用在一切方面;如果没有君子,法律即使完备,也会失去先后的实施次序,不能应付事情的各种变化,足以酿成祸患。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追求,而法治则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途径。在追求公平、正义理想和以法治国的过程中,我们的祖先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
二、“三人成虎”
【原文节选】出自《战国策·魏策二》: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
【原文释义】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误当作事实。
三、“疑邻盗斧”
【原文节选】出自《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篇,原文:
人有亡鈇者,意者邻之子,视其行步,窃鈇也;颜色,窃鈇也;言语,窃鈇 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鈇也。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鈇者。
【原文释义】
译文: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便观察那人,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一不像偷斧子的。
不久后,他(丢斧子的人)在挖他的山谷的时候发现了斧子,第二天又见到邻居家的儿子,就觉得他言行举止没有一处像是偷斧子的人了。
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真理的障碍。当人以成见去观察世界时,必然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这也告诉我们:做人处事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凭空猜想。
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xī)”
【原文节选】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桃树李树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不会说话,但仍然能吸引许多人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于树下走出一条小路出来。比喻一个人做了好事,不用张扬,夸耀,向别人邀功,人们就会记住他。只要能做到身教重于言教,为人诚恳,真挚,就会深得人心。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比喻为人诚挚,自会有强烈的感召力而深得人心。
五、“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
【原文节选】这几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兵家鬼谷子的《决篇》第十一。
【原文释义】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思考以往的事,验证未来的事,再参考日常的事,经过之上三点觉得可行就可以作出决断。
这是对决策、目标制定的要求。总的来说要抓三个要点,过去,现在,将来。1、思考过去的类似经验:善用成功的经验,避免失败的经验。2、对将要发生的事,进行一步步推论,进而完善决策。3、对平时显现出来的细节,规律详加思考,完善决策。
六、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正如公元前5世纪希腊人和19世纪末德国人面临的情况一样。这种挑战多数以战争告终。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成就急剧崛起震惊了陆地霸主斯巴达。双方之间的威胁和反威胁引发竞争,长达30年的战争结束后,两国均遭毁灭。
修昔底德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
“修昔底德陷阱”翻译成当代语言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
七、“日月不同光,昼夜各有宜。”正是因为有了差别,世界才多姿多彩;也正是因为有了分歧,才需要聚同化异。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纯而又纯的世界是不存在的。
八、在汉字中,“人”字就是一个相互支撑的形状。
九、基辛格博士在其著作《世界秩序》中说:“评判每一代人时,要看他们是否正视了人类社会最宏大和最重要的问题。”马丁·路德·金先生也说过:“做对的事,任何时机都是好时机。”
十、中国梦是人民的梦,必须同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成功。
来源参考:
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欢迎宴会上的演讲(全文)
http://news.sohu.com/20150923/n421916757.s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eda3070100r6uj.html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5/0209/c83850-2653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