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最为古老的养生治病全书《黄帝内经》,它在《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像是天空中的太阳一样,失去了阳气,人们的生命就有可能不健康或是夭折。同时《阴阳应象大论》篇又说到阴阳为“生杀之本始”。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注解说到:“生杀之道,阴阳而已。阳来则物生,阳去则物死”。意思是说,自然界所有的生命,都是由天地阴阳二气所主宰,其规律是阳来则有生机,阳去生命结束。由此可见,人的生命全在“阳气”二字。只有固护阳气,并时时刻刻注意养护我们身体中的阳气,才能百病不生,也只有阳气旺盛,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才能正常发挥,医药才有用武之地。
当人体有不适的时候,体内就好比遇到阴冷潮湿的天气,只要太阳出来,这样就不利于疾病的生长发展了。因此,我们需要自己把“太阳”托起来,让它温暖我们的五脏六腑,给我们带来长久的健康。人生于天地之间,大自然中的风寒邪气,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中医学所说的“六淫邪气”虽然有六种,但以风寒之邪最为多见,当它们侵入人体后,有的很快就发病,有的则要潜伏相当长一段时间,转化成各种形式的其他病变。然而,同时感受风寒邪气的侵袭,为什么有的人会生病,有的人不生呢?原来的关键,就是人体自身是有抵御外邪能力的,这种能力就是阳气,阳气好比人体的卫兵,保卫着人体的安全。因而,阳气旺盛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邪气拦在身体之外,那些身患各种疑难杂病、重病或慢性病的人,基本上都是由于阳气虚弱,以致外来的各种风寒邪气,陆续占领人体并日积月累而成,同时由于自身阳气微弱经脉气血流通缓慢,体内的垃圾无法及时在阳气作用下清除体外,因此导致百病缠身,百药难以取效,而只有振奋人体之阳气,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养生的关键,就在于固护阳气,只有固护阳气,才能身体健康百病不生。任何人只要阳气旺盛,就可以百病不侵。我们自己要懂得固护阳气,培养阳气,最好的医生就是我们自己。
现代健康养生书满天飞舞,电视保健讲座五花八门,收音机广播赠送保健小册子,让人看后觉得莫衷一是,这是为什么呢?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自然界的规律只有一个,这一个规律是由两方面组成的,之后所有的派生物都是由这两个方面因素所决定的,而这个所谓的二,就是指的阴阳二气。阴阳二气,其实为一,就像是一颗参天大树,生长起来需要的时间可能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的时间,长成之后,我们如果把其当作柴来烧火做饭,可能烧不了几天,甚至一场森林大火在一夜之间,都有可能把这颗参天大树烧的净光。这颗大树就是一,能看见这个大树的存在就是阴,而燃烧时所放出的火光与热量就是阳气,树之可见似阴形之体,其本质乃是阳气处于蓄积状态。由此可见一斑,一颗大树在生长过程中,吸取或蓄积为阳气的过程(光和作用)是相当缓慢的,而燃烧起来则是很快。说明人体阳气平时保养与蓄积是很缓慢的,但是损失起来却是很快的。这就提醒我们,养生保健的关键在于平时我们固护阳气、保养阳气,减少阳气过度消耗,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健康身体。
一提到养生保健,很多人就认为需要吃这些保健品、那些药物等必须品,才能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复杂。因为养生就是一个信仰,绷紧脑子中这一颗养护阳气的弦,就在于我们平常的衣食住行与吃喝拉撒之中,并不需要特别是刻意去做什么或不去做什么,而是我们在衣食住行与吃喝拉撒的过程中,时时刻刻保持一个度,这个度是减少我们身体内阳气消耗与散失的速度,维持好我们身体中36.5摄氏度的体温,这样我们才能谨慎用好父母给的这一罐子阳气,使其慢慢燃烧,期盼大家能活到120岁的天年。
来源:
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4-10/29/c_127155534.htm
养生实际上就是养阳气,万病皆因阳气衰
http://www.itale.cn/archives/2014/9/20140922160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