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学习的好坏,除了智力,其他因素也起到重要作用
 
来源:《教育家》  编辑:xjh  2023-04-20

教育是什么?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曾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过这样的言论:“当把学校教给的一切知识都忘记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后来,爱因斯坦引用了这段话,他是这样说的:“我们的生活就是运用剩下的内容去思考,去迎接并战胜困难,去开创我们的事业,去追求我们的美好生活。”

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

在ChatGPT对教育提出严峻挑战之际,我们可以看出“剩下的”就是学习力,即诱发学习的注意力和好奇心、驱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保障学习的决断力和习惯、维持学习的自觉性和坚持性、优化学习的计划性和条理性。对内,是内省与纠错、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对外,是沟通与合作、人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而这些大多指向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世界观、情感、意志、气质、性格等,它对学习起着激发、调节、控制、维持等作用,是构成学习等活动的动力系统。国内外许多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

诱发学习的注意力和好奇心

注意力是指人专心于某一事物或活动时的心理状态,具有定向、组织和调节等作用,包括听觉注意力、视觉注意力、动觉注意力等。

好奇心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提问的心理倾向,是个体寻求知识的动力,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作为一种内在动机,它既具有认知性特征,能够引发个体的探索行为,又具有情感性特征,可以使个体从探索中获得愉快的体验,有助于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

英国著名化学家、物理学家约翰·道尔顿青年时期曾在圣诞节前夕给妈妈买了件礼物——一双棕灰色的袜子,可是妈妈却质疑为什么给她买了一双樱桃红色的袜子。道尔顿对妈妈的问话产生了极大的疑问,于是跑去问周边的人,除了弟弟与自己的看法相同外,其余的人都和妈妈一样,说这双袜子是樱桃红色的。道尔顿觉得这件事非同寻常,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道尔顿没有放过这一偶然的发现,他不但仔细分析了自己的体验,还对周围的人做了各种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他又经多方考查验证,写出了一部科学著作——《论色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现色盲症的人。

驱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主动性是指人在完成某项活动的过程中,来源于自身并驱动自己去行动的动力强度,包括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适应、主动交往和主动献爱心等行为品质,经常表现为热情、进取、乐于尝试、敢于冒险等特点。有研究发现,主动性是学习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最大。学习动机越强的孩子,学习目标也越明确,就越能推动他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学习动机还会影响学习效果,能让孩子更专注地投入学习活动,更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方法。尤其是内部学习动机,即“我要学”的观念,对孩子的学习影响更加持久。

积极性是以兴趣、情感和意志为心理机制的。兴趣分为两种,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物质兴趣主要是指在饮食、居住、衣着、金钱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兴趣,过度追求物质兴趣,容易变得贪图感官享乐,玩物丧志。精神兴趣主要是指对科学、艺术、人文等方面的兴趣,无关乎功名利禄,只关乎内心欢喜,追求和发展健康向上的精神兴趣,就会遇见那个生命状态更美好、更开阔的自己。

家长千万不要随意将孩子的兴趣扼杀掉,而要加以引导。有个孩子讲:“妈妈,这里有好多蚂蚁。”他的妈妈说:“宝贝,你喜欢看蚂蚁?它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为什么从这个地方爬到另一个地方?与地势高度和天气变化有没有关系?”于是这个孩子做了更多观察。这个孩子就是《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

保障学习的决断力和习惯

决断力取决于性格,属于具有智力成分的非智力因素。性格能够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消极成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比如诚实、勤劳、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性格,容易让人谨小慎微、优柔寡断,而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容易使人果敢、独立、开放。

家长对孩子的管教态度和教育方法不同,也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性格特征和心理品质。例如:家长对孩子过分地照顾和保护,孩子的性格多半消极、依赖,缺乏独立性和忍耐力,不适应集体生活,遇事胆小;家长对孩子缺乏抚爱,孩子的性格容易变得冷淡,缺乏热情甚至形成压抑、怪僻的性格;家长对孩子采取严格而又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特征大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权威,又懂得尊重他人。可见,家庭环境是熏陶孩子性格特征的熔炉,良好的性格特征,要靠家长的熏陶和培养。

习惯是指个体在一定情境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趋于稳定的动力定型。习惯一旦养成,会使行为自动化,不需特别的意志努力,也不需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生活习惯是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其一,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相辅相成。孩子在学前阶段的生活习惯越好,在小学阶段越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早期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增加良好学习习惯建立的难度。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孩子屏蔽外界的各种干扰,更专注于当前的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孩子都能比较容易进入学习和思考的状态。其二,良好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各种调查研究都证实,吃好早餐能够给孩子的学业成绩带来极大好处。因为一顿营养充足的早餐,可以让孩子舒服、愉悦地迎接新一天的学习活动,孩子的精力更充沛,大脑工作状态更稳定。

维持学习的自觉性和坚持性

自觉性是指个体自觉自愿地执行或追求整体长远目标任务的程度。在工作学习乃至个人生活上的积极认知、热心、热情、投入,是相应人员具有相应自觉性的表现,比如学生放学后不用家长和老师催促就可以自觉完成作业。而在工作学习乃至个人生活上的消极认知、冷淡、厌倦、懒散、逃避应付,则是相应人员不具有相应自觉性的表现,比如对学习等活动认识不深刻,不能独立去做事,容易受到别人意见的左右或抵制不住诱惑。

坚持性是指在百折不挠地克服困难中所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即毅力。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安杰拉·达克沃思曾对数以千计的高中生进行调研,并跟随西点军校、国内一流大学等进行观察和分析,她发现: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比起智力、学习成绩或者长相,坚毅是最为可靠的预示成功的指标。因为它能保证孩子对长期目标的持续激情及持久耐力,不忘初衷、专注投入,并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激励、约束和调整。

优化学习的计划性和条理性

计划性是指对有关将来活动做出决策所进行的周密的准备工作。条理性是指有规矩、有逻辑、不混乱,是头脑的清醒与主次的取舍,也是组织协调能力的表现。一个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孩子,即使很有天赋、很聪明,也会因拖沓、散漫、管理不好时间,导致真正重要的事情要么没时间做,要么做得差强人意,最终变成一个低效率的孩子,失去本该属于自己的成就。

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孩子常有的表现是:丢三落四,总是整理不好自己的书包,上课时总是差一支笔,回家后总是差一本作业,对事情不仔细安排,总是等着父母去帮助自己;做事不能形成闭环,只顾开头,没有结尾,不会对整件事情做通盘考虑;随心所欲,所谓的“走到哪里黑,就在哪里歇”,他们不在乎在某个时间段该做些什么事,而是现在乐意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轻重缓急之分。

做事有计划性和条理性的人,将会拥有以下优势:有清晰的计划,知道自己做什么、必须做什么;明确待办事项和总体目标之间的关联性;不会浪费时间寻找东西;能够更好地集中精力;避免在不相干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和精力;遇到突发事件时,有更好的应对能力;能够更好地协调工作;容易养成自律习惯;合理应对繁重的工作,工作效率高。缺乏计划性和条理性的人,往往表现为:重复工作,拖延和混乱,浪费时间、低效率,常错过截止时间,给人不可靠的印象。

人类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荣誉感是特定人从特定组织获得专门性和定性化的积极评价后,因意识到这种肯定和褒奖所产生的道德情感。这是一种积极情绪,拥有积极学业情绪的孩子有着更高的学习兴趣,愿意在学习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积极探索更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有较高的专注力,学习自主性更强,学习成绩自然更好。反之,带着消极情绪去学习,长此以往,就会对学习越来越不感兴趣,不愿为学习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稍有困难就放弃,学习专注力不够,不会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常要依赖他人的提醒。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又承担着不同的责任。责任感是自觉主动地做好一切有益事情的精神状态,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必备的品质。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努力工作,不会中途放弃,能够主动处理好分内与分外的相关工作,有无监督都能主动承担责任。有了责任感,才能具有驱动自己一生都勇往直前的不竭动 力,才能意识到许多有意义的事需要自己去做,才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才能真正得到人们的信赖和尊重。

ChatGPT让我们意识到:今天的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局,过去是知识驱动,未来是智慧驱动、体验驱动;过去以制造为中心,未来以创造为中心;过去追求标准化、规模化,未来讲究个性化、特色化;过去我们把人变成了机器,未来我们要把机器设计得更接近人。

未来社会不是知识的竞争,而是非智力因素的竞争,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竞争,是智慧和体验的竞争,是领导力、担当力、责任感的竞争,是独立思考的竞争。

近两年很多教育新政出台,背后就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过去考查的更多是孩子学了多少知识、理解力有多强,现在更多关注的是看不见的学习力。如果把学习力视为一座冰山,水面之上是“看得见的学习力”,如知识和理解能力,而水面之下则是“看不见的学习力”,如兴趣、动机、态度、策略、习惯、意志力、创造力。

智能时代,知识技术更新飞快,人们需要有不断学习的能力,才能与时代相匹配。面向未来,非智力因素会唱主角,这也是贯彻落实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素质教育”。(作者 | 钱志亮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来源:《教育家》2023年3月刊第2期,原标题为《未来社会是非智力因素的竞争——写在ChatGPT新纪元之际》


分类:教学研究| 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
本年度文章点击排行
发表评论:
  • 昵称: *
  • 邮箱: *
  • 网址:
  • 评论:(最多100字)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