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个愁容满面的信徒,去请教无德禅师,如何才能使自己活得快乐?
无德禅师:“你们先说说自己活着是为了什么?”
甲信徒道:“因为我不愿意死,所以我活着。”
乙信徒道:“因为我想在老年时儿孙满堂,会比今天好,所以我活着。”
丙信徒道:“因为我有一家老小靠我抚养。我不能死,所以我活着。”
无德禅师:“你们当然都不会快乐,因为你们活着,只是由于恐惧死亡,由于等待年老,由于不得已的责任,却不是由于理想,由于责任,人若失去了理想和责任,就不可能活得快乐。”
甲、乙、丙三位信徒齐声道:“那请问禅师,我们要怎样生活才能快乐呢?”
无德禅师:“那你们想得到什么才会快乐呢?”
甲信徒道:“我认为我有金钱就会快乐了。”
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爱情就会快乐了。”
丙信徒道:“我认为我有名誉就会快乐了。”
无德禅师听后,轻轻地摇了摇头说:“我明白了,你们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你们对快乐的理解并不正确,追求错误的东西,当然永远不会快乐。当你们真正拥有自己追求的金钱、爱情、名誉以后,所有的烦恼和忧虑也会接踵而来。”
三位信徒无可奈何地道:“那我们怎么办呢?”
无德禅师:“办法是有,你们先要改变观念,有了金钱要学会布施才有快乐,有了爱情要学会奉献才有快乐,有了名誉和地位要用来给大众服务,你们才会快乐。”
快乐,是怎样的含义?六、七岁时,它可能是手里的一支冰棍;十几岁时,它可能是一张奖状;二十岁时,它可能是一份青涩的感情;然而之后呢?快乐的意义似乎越来越复杂,快乐的表情很难在人们的脸上寻找到了。快乐为什么离我们远去了呢。可能我们有了太多的期望,想获得的东西太多,也可能是由于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或许是因为有了很多的不如意或不如人。正好应了禅家的话“无欲则刚”,长大的人落入了凡尘,欲望越多,越难得有快乐之心了。
生活固然不能离开物质,但是快乐不仅仅是有物质来给与的。在现有的状况下,每个人都可以让自己更快乐,这就在于怎样去平衡自己的一颗心了。能做到这点的人,必然是一个有了很高境界的人。
真正的快乐在于奉献而不是自私自利,一个人如果一味的只想着自己,这个人一定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放不下,总是想着自己的得与失,总是斤斤计较.如果有一点吃亏,他就会心里不舒服。俗话说“吃亏是福,量大福大啊”。人确实也因该为自己着想,但也要注重方法,能达到“利己又利他”,这是最好的。如果做不到,那也要做到不能伤害到别人的利益。
生命的美丽,就在于你的奉献与付出,人类的快乐,也在于你的奉献与付出。只有你肯为别人付出,就会得到别人的尊敬。那样我们才会发现生命的意义,我们才会发现生活的美好,才会领悟人生的快乐!如果自己都不肯去为别人付出,那么我们还指望社会给我们什么呢?奉献是一个人的境界,有境界的人幸福的,有境界的人是快乐的!
来源:
弘一大师,《静心:弘一法师的人生幸福课》,p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