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总习惯于认为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归结于环境事件,但ABC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Activating event)直接引起来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Belief)引起的,而解释和评价则源于人们的信念。C就是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onsequence)。ABCDE理论的独特之处在强调B的重要作用,认为A只是造成C的间接原因,B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个体就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这就是所谓的D(Disputing),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的过程,借以改变原有信念。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Effect),使来访者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均有所改善。
ABCDE理论包括一套通过认识不合理信念到改变不合理信念,进而调整情绪和行为的步骤和阶段,它始终强调现在,重视人的理性力量,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相信人最终通过自我调节而顺应环境,把人的主动性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合理性情绪治疗法实质上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Activating event:诱发事件
Belief: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不合理信念
Consequence: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
Disputing: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
Effect: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使个体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均有所改善。
以整天担忧的老太太为例:
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开伞店的;二女儿成为洗衣店的主管。这样,老太太晴天怕大女儿家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女儿家衣服晒不干,整天忧心忡忡。后来,有人对老太太说:“老太太,您真有福气,晴天二女儿家顾客盈门,雨天大女儿家生意兴隆。”老太太这么一想,哎,还真是啊!就这么简单的换个角度看问题,从此整天担忧的老太太就变得无忧无虑了。
再以沙漠中的旅人为例:
烈日,沙漠。两个焦渴疲惫的旅人,取出惟一的水壶,摇一摇。一个旅人说:“唉呀,太糟糕了,我们只剩半壶水了!”而另一个旅人却高兴地说:“是吗?真幸运,我们还有半壶水!”其实,人生中的好多事就像那半壶水一样,换个角度看问题,就有不同的心情,不同的答案。
来源:《活出最乐观的自己》,马丁著,万卷出版公司,p189-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