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怕冷又上火? 治疗上热下寒需双管齐下
 
来源:浙江中老年网  编辑:xjh  2015-06-30

浙江医院中医科姚惠副主任医师介绍说,怕冷又上火体质的人,中医通常概括为“上热下寒”。表现在下焦虚寒,背腹怕冷;而上焦则虚热,容易长溃疡口疮。

可能是本身体质属于虚寒,或用寒凉药物过多导致人体阳气受损,上火的时候,很多人习惯用清热苦寒的中成药如牛黄解毒片等,虽然可以暂时抑制上焦的虚火,症状暂时消失,但同时会损伤下焦阳气,下焦阳气的虚损导致虚火不断上冲,口腔溃疡怎么也好不了。如果要彻底根治,需要把上热下寒的体质调整过来,需要短则数月,长则数年。调理的方法除了用药物治疗外,平时的日常饮食起居也很关键。

一、忌食生冷、热辣食物,宜性平偏温食物

少喝凉茶,少用抗生素,少服清热的冲剂、胶囊。尽量少吃凉性食物如茄子、白萝卜、冬瓜皮、丝瓜,寒性食物如苦瓜、莲藕、荸荠、柿子、香蕉更要少吃。不能避免地进食寒凉食物时,可以在寒凉食物中加入生姜以中和其寒性。其次,不要吃油炸、煎烹、烧烤等食物。强热性的食物如花椒、肉桂、辣椒也尽量不吃,即使冬天很冷,也不要多吃火锅。适当吃些当归生姜羊肉煲,羊肉温补下寒,具体办法是:新鲜羊肉0.5千克?1千克,加入生姜50克?100克,当归30克?60克,焖烂了吃。

二、注意保暖

脚和腿是保暖的重点。每晚泡脚,也可以用些中药的足浴粉,根据病人反映,我们医院的自制益肾通络散在温经通络方面效果不错。

三、早睡晚起

《黄帝内经》上记载: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季晨练最好在户外阳光里,选择温和的运动。23点前睡觉是底线。适当早睡是保证睡眠充足的关键。冬季入夜后气温陡降,经常“开夜车”的加班一族应适当调节睡眠时间,尽量早睡。

早睡可以避开夜生活过度疲劳和劳累而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预防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及人们生命安全的疾病发生。门诊统计资料表明,寒冬里不少看呼吸感染的患者都是喜欢熬夜的青壮年,这也从侧面说明冬天疲劳作战、晚睡早起会让人体难以抵御疾病入侵。

四、穴位保健

神阙、气海、关元、中极、艾灸,推揉都可以。用艾灸足三里、关元、气海、命门这些穴位,以温养疏导阳气。

五、中药调理

总的治则是清上热,温下寒。具体要看个体情况辨证分型治疗。许主任再次叮嘱患者不要自己买点清热解毒的中成药吃,以免把肠胃吃坏了,上下脱节的情况更加严重。

来源:
http://health.zjol.com.cn/05zjhealth/system/2013/05/03/019317840.shtml


分类:养生保健| 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
本年度文章点击排行
发表评论:
  • 昵称: *
  • 邮箱: *
  • 网址:
  • 评论:(最多100字)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