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内充满了各种细菌
5米-7米的肠道是人体消化吸收、机体免疫和神经调节的重要器官。一般情况下都会认为,肠道里无菌才能使人健康不生病。可真的不是那样。科学家曾对两组小白鼠做实验,一组从出生就在完全无菌环境下生活,而另一组在正常环境下生活。研究发现,肠道无菌的白鼠寿命虽比普通白鼠长,但只要一离开无菌环境,轻微的感染就会导致死亡。而普通环境下生长的白鼠,肠道内充满了各种细菌,由于肠道免疫系统在不断地工作,令免疫细胞身经百战,足以应付日常的细菌感染。水清则无鱼,没有细菌的肠道不是好肠道。
在整个肠道微生物中,这些细菌主要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以及中性菌。肠道里只有有益菌占了上风,我们就能抵御很多外来有害微生物的侵害,有益菌是肠道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微生物学教授赵立平在会上说,人是一个超级生物体,体内有一个先天遗传来的基因组,大约有25000个基因。同时,还有一个后天获得的共生菌群,带到体内的所有基因组信息形成的第二个基因组叫微生物组,大约有数百万个基因。超过90%的共生微生物生活在肠道里,称为肠道菌群,其细胞数量是人体自身细胞数量的10倍,依靠人体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和肠道分泌的黏液和脱落的死细胞作为营养来维持很高种群水平。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会破坏人体菌群结构,将从一个维护健康的“伙伴”,转变成引发疾病的“病原物”。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菌群失调造成体内毒素引起的慢病炎症,是推动肥胖、糖尿病等代谢型疾病发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
益生菌从什么食物里补充?
人体肠道中主要分为有益菌、有害菌以及中性菌。其中,有益菌是肠道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任发政教授,在第十届乳酸菌与健康国际研讨会消费者课堂上这样解读说,益生菌就是摄入足够数量,能对宿主起有益健康作用的活的微生物。他指出:“益生菌存在于肠道中,主要是通过改善宿主肠道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益生菌对人体的保健作用主要表现在四方面:一是帮助营养物质吸收;二是产生重要的营养物质;三是抵抗细菌病毒的感染,提升免疫;四是预防某些疾病。”
其实,有益于身体健康的益生菌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养乐多本社中央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千叶胜由博士说,干酪乳杆菌代田株是一株在世界上最流行并广泛研究的益生菌。它对肠道菌群、缓解便秘及人体免疫调节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组成以及调节免疫应答,从而发挥对人体健康有益作用。他的最新报告也证实,饮用益生菌人群的肠道内,双歧杆菌等有益菌数量较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害菌数量较低。另外,研究还证实了益生菌能改善产后期女性便秘相关症状,加快痔疮早期恢复。
除了人们熟知的酸奶含有益生菌外,科学家们的研究还发现,乳酸菌发酵大麦提取物有改善肥胖大鼠代谢紊乱的作用。腐乳、发酵豆腐、凉薯、海藻、浙东腌冬瓜中都含有几株益生菌物质。
胃肠道是有“感情”的器官
很多人认为,人体只有大脑充满了智慧,其实我们的肠道像大脑一样聪明,一样拥有完善的信息接收系统。如果你吃了不该吃的东西,肠道会立刻辨别出来,并自动快速做出反应,减缓肠胃蠕动及胃酸分泌,迫使你呕吐或者排泄,同时还会分泌出饱食荷尔蒙,让你没有再吃东西的心情。肠道就像第二大脑,操纵着胃肠蠕动、血液流速、消化液分泌和各种荷尔蒙,它会与大脑一起控制着你的身体。科学家发现,很多肠道疾病和人的情感经历相关,情感经历坎坷的人患肠道疾病的概率会增加。
胃肠道其实是有“感情”的器官,它们的蠕动尤其是各种消化腺的分泌,都是在神经内分泌系统支配下进行的。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体会:情绪低落、精神委靡时,茶饭不思;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时,则食欲备增。事实上,胃肠功能的改变的确可以称做人体情绪变化的“晴雨表”,而许多胃病的发病也是与人的心理、情绪息息相关的。
人在愉快的情绪下进餐,消化液会大量地分泌,胃肠道蠕动也加强,使消化活动顺利进行,从而有益于健康。相反,在恶劣情绪下进餐,则可能导致消化功能降低,甚至发生紊乱。如果长期在恶劣情绪下进餐,就会患各种胃病,最常见的有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和慢性胃炎等。
现在很多胃病都是由心理问题引发的,但人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回避心理医生,不少胃病患者病情迁延难愈的原因就在于不重视心理治疗。专家建议,胃病治疗不能单纯依靠药物和饮食调节,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克服不良心理。
来源参考:
王坤山著,《中医养生的智慧》,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日期:2010-10月第一版,p96-97
人之肠情你明白多少
http://epaper.ynet.com/html/2015-06/05/content_136627.htm?div=-1
http://www.tynews.com.cn/gh/c/2014-09/17/content_37000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