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写自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因为是非常好的一本书,尽管里面有很多测试、实验,打断我的阅读兴趣,还是让我读完了它。但西方心理学的严谨、科学性、创造性让我颇有收获,其理论开拓了我的视野。感谢塞利格曼!先摘抄塞利格曼的乐观箴言:
第一章 悲观者与乐观者的画像
1、悲观的人相信坏事都是因为自己的错,这件事会毁掉他的一切,会持续很久。悲观的人会认为自己无能为力,就此一蹶不振。
2、乐观的人在遇到同样的厄运时,会认为现在的失败是暂时性的,每个失败都有它的原因,不是自己的错,乐观的人不会被失败击倒。在面对恶劣环境时,他们会把它看成是一种挑战,更努力地去克服它。
第二章 悲观者的无助感源自何处
1、动物可以学会它们的行为是于事无补的,它们因此而变得被动,不再做任何事。我们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学习理论的中心前提是错的,即学习只有在行为产生奖励或惩罚时才可能发生。
2、许多无助的实验情景显示,每3个人中只有1个人不会变得无助。另外,虽然从来没有受过挫折,但每10个人中也会有1个人一开始就采取放弃的态度。
第三章 悲观者眼中的挫折
1、解释风格有三个维度——永久性、普遍性和人格化。普遍性和永久性控制着你的行为、你的无助感的持久性,以及无助感涉及的层面。
2、人格化控制你如何看待自己,对自己的感觉。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悲观的人怪罪自己,乐观的人怪罪旁人或环境。当好事情发生时,悲观的人归功于旁人或环境,而乐观的人归功于自己。
第四章 从悲观滑向抑郁
1、抑郁的人会在思想、情绪、行为和身体四个方面发生消极的变化。
2、当你抑郁时,很小的障碍看起来都像不可逾越的高山,你对为什么你的成功其实是个失败有着无数的理由。你的情绪会非常差,可能会哭。在行为上,抑郁者会变得被动、犹豫不决,甚至有自杀行为。身体上的变化是,没有胃口,没有性欲,失眠,感到很疲倦。
第五章 想法决定悲喜人生
1、男人碰到事情会去做,而不是反复去想;女人会钻牛角尖,把事情翻来覆去想 ,去分析它为什么是这样。女性看事情的方式造成女性得抑郁症的比例是男性的两倍。
2、研究显示,悲观确实是引发抑郁症的重要原因。认知疗法通过将悲观的解释风格改变成乐观的解释风格,从而减轻忧郁症状,让抑郁症患者彻底、永远摆脱抑郁症。
第六章 乐观奠定成功事业
1、传统的成功不完善。要成功,除了具备能力和动机之外,还需要坚持,遇到挫折也决不放弃的坚持,而乐观的解释风格则是坚持的灵魂。
2、成功的生活需要大部分时间的乐观和偶然的悲观。轻度的悲观使我们在做事之前三思,不会做出愚蠢的决定;乐观使我们的生活有梦想、有计划、有未来。
第七章 孩子为什么会悲观
1、孩子8岁时,乐观或悲观的解释风格就基本定型了。
2、孩子的解释风格会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
(1)孩子每天从父母身上学到各种事件的因果分析,尤其是妈妈的。如果你是乐观的,孩子也会是乐观的。
(2)孩子听到的批评方式也会影响他的解释风格,如果这些批评是永久的、普遍的、内在的,那么他对自己的看法就会转向悲观。
(3)孩子早期生活经验中的生死离别和巨大变故。如果这些事情好转了,他会比较乐观;如果这个变故是永久的和普遍的,那么绝望的种子将深埋在孩子的心中。
第八章 乐观的孩子成绩好
1、悲观的解释风格和不幸的遭遇是诱发儿童抑郁症的重要因素。
2、父母离异或经常争吵是最容易引发儿童抑郁症的事件,而许多不幸的遭遇会连续发生在离婚家庭孩子的身上。
3、失去乐观,传统意义的聪明才智对成功没有意义。
第九章 乐观造就赛场冠军
1、乐观可以预测赛场上的赢,悲观可以预测赛场上的输。这对于团队或个人都是适用的。解释风格在团队或个人面对压力时发挥作用,如,输掉一场球后,或在最后几局时。
2、乐观并非你可以凭直觉就知道的事。归因风格测验可以测出一些连你自己都不知道的东西。
第十章 乐观的身体不生病
1、抑郁、哀伤会在短期内降低我们免疫系统的功能,而悲观则会长期抑制免疫功能,使我们的健康受损。
2、认知疗法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病人的健康状况。
第十一章 乐观的领袖得民心
1、心理历史学在我们的手中获得了重生,我们可以预测重大事件的结果。
2、我们预测了很多一群人的行为——选民的投票结果。我们建立了真实、合理、有效的心理学原则,并且使用了恰当的统计工具。
第十二章 乐活人生的ABCDE
1、要不要使用乐观技术的原则是看在某一个特定情况下失败的代价是什么。如果失败的代价很高,那么就应该悲观;如果代价很小,那不妨乐观一点。
2、改变悲观的解释风格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转移注意力;第二种方法是去反驳它。从长远来看,反驳更有效。
第十三章 帮你的孩子远离悲观
1、ABCDE模式同样适用于孩子,教孩子乐观非常重要,因为它对孩子未来的生活具有重大影响。
2、如果很早就学会乐观的技术,它就会变成基本的人格特质,你会自然而然地采用它,它会带给你丰厚的回报。
第十四章 组织需要怎样的乐观
1、除了极端悲观的人外,公司里有一些轻度悲观的人对企业的健康经营会有所贡献。
2、由于某些岗位需要轻度的悲观者,所以了解员工的乐观程度,把他们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是极为重要的。
第十五章 乐观可以由弹性
1、要遏制抑郁的流行,首先要纠正对自我的过度重视,其次要加强社会、国家、集体、家庭等对个人的慰藉作用。
2、乐观不是万灵药。我们需要的是弹性的乐观,即需要乐观的时候乐观,需要适度悲观的时候悲观,这种审时度势的乐观能帮助我们幸福地度过一生。
来源:
马丁·塞利格曼,《活出最乐观的自己》,万卷出版公司,2010.8月第一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c6f2b5601013rh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