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增液汤,滋阴润燥通便;百合银耳汤,养阴生津,养阴行血(小偏方)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xjh  2014-06-10

入夏之后,天气渐渐变得燥热,尤其是户外工作和不爱喝水的人,体内很容易缺水,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休息时间不足、疲劳过度等因素,很容易使肠胃浊气不能及时排出,内热伤津,最终导致热结便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古人的智慧是:增水行舟。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肛肠科副主任中医师王元钊介绍说,“增水行舟”属中医下法的范畴。有水的时候,船才能走;没有水,船就停下来了。中医增水行舟法正是利用这个道理,设计了“增液汤”以滋阴润燥通便,这是增水行舟的代表方。增液汤源于《温病条辨》,由清代著名的温病学家吴鞠通创立,主要用于因“津液不足,无水舟停”及“热结液干”所致的便秘,以玄参、麦冬、生地3味药重剂合方。

如果是症状比较轻的热结便秘患者,可以试试《本草纲目》中的粥疗方玄参15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煮制方法:将玄参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沸两次即成,每日1剂。这个方子有凉血滋阴、解毒软坚的功效。煮粥服食,还能健脾滋肾、养阴益气,对温热病热入营血、肾阴亏虚、虚火上炎等证,都有治疗作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杨进教授认为,血脉中津液不足可引起血行不畅,称为“无水舟停”,并且会与其他导致瘀血的因素相互影响。他提出了养阴生津法治疗瘀血证,其作用机理是滋补阴液,增水行血;养阴生津,消散血凝;濡润脉道,有利血行;滋养脏腑,调节血行。总之,是“养阴行血”。阴血亏虚的人往往有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口燥咽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等症状,可以试试百合银耳汤来养阴。其做法是:百合、太子参、银耳各20克,冰糖适量,将百合、太子参用清水洗净,银耳浸泡后去根部,加水煮汤,水沸30分钟后,加入冰糖溶化即可,有益气养阴、润肺止咳的功效。▲本报驻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特约记者 杨 璞

增液汤:

【处方】 元参30克 麦冬24克(连心)细生地24克

【功能主治】 增液润燥。治阳明温病,无上焦证,数日不大便,其阴素虚,不可用承气汤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口干则与饮令尽。不大便,再服。

【备注】 方中重用元参,养阴生津,清热润燥为君;麦冬滋液润燥,生地养阴清热为臣。三味相配,共奏激液润燥之功。

太子参:

【性味】 甘、微苦,平。

【归经】 归脾、肺经。

【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用于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各家论述】

①《本草再新》:"味甘,性温,无毒。"

②《饮片新参》:"甘润,微苦平。"

③《中药志》:"甘苦,微寒。"

【各家论述】

①《本草从新》:"大补元气。"

②《本草再新》:"治气虚肺燥,补脾土,消水肿,化痰止渴。"

③《饮片新参》:"补脾肺元气,止汗生津,定虚悸。"

④《江苏植药志》:"治胃弱消化不良,神经衰弱。"

⑤《中药志》:"治肺虚咳嗽,脾虚泄泻。"

⑥《陕西中草药》:"补气益血,健脾生津。治病后体虚,肺虚咳嗽,脾虚腹泻,小儿虚汗,心悸,口干,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9~30g。

来源:《 生命时报 》( 2014年06月10日 第 16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4-06/10/content_1438890.htm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cai/yaocai_t/taizishen.html
http://www.zysj.com.cn/zhongyaofang/yaofang_z/zengyetang.html


分类:养生保健| 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
本年度文章点击排行
发表评论:
  • 昵称: *
  • 邮箱: *
  • 网址:
  • 评论:(最多100字)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