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保持心情舒畅,远离疾病困扰
 
来源:blog.sina.com.cn  编辑:xjh  2014-12-24

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人们面对生活、就业、精神等各方面的压力普遍存在心理焦虑。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什么是心理焦虑呢?

心理焦虑是人们对环境中一些即将来临的、可能会造成危险和灾害或者对要做出重大努力的情况进行适应时,焦虑、忧虑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应及时疏导,因为不良情绪刺激可导致人体气血失调、气机不和,脏腑功能紊乱,诱发和加重疾病。早在祖国医学典籍《素问·经脉别论》中记载:“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着而为病也。”说明精神愉快、身体强健的人气血通畅,不会出现或很少出现疾病,反之则气滞血瘀。现代医学已证实,发怒或忧伤时,可导致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进而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

《健康生活报》曾报道,王女士在某外企公司工作,一直担任重要职务。两年前部门来了一位年轻女同事,她有活力和干劲,很快得到了公司上下的认可。王女士工作上不顺心,健康问题也找上门来,她这一年总感到左侧乳房胀痛,前两天用手一摸还有肿块。到医院检查后得知,是乳腺小叶增生。医生给王女士开了一张心理处方:要想不乳痛,首先莫生气。

医学研究表明70%以上胃肠疾患与情绪变化有密切关系。《灵枢·百病始生篇》中说:“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六输不通,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矣。”

情绪的变化可导致肿瘤发生,并加重肿瘤恶化。人在强烈悲哀时,在破坏心里平衡的同时,胃肠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消化功能受到严重干扰;而发怒时,胃部供血减少,胃黏膜苍白、缺血,胃酸分泌增多,容易发生溃疡病,已经有了胃溃疡的人,因怒极而引起消化道出血在临床上也较多见,因此不良的情绪会使人心情抑郁,疾病缠身,同时它又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让人夭亡短寿。

长期焦虑心情烦躁还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女性闭经、肛门湿疹等多种疾病。那么出现不良情绪,我们如何面对它呢?

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七种情志变化,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祖国医学把它们“七情”。日常生活要努力“放松情绪,抑木扶土”,保持良好情绪,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良好的情绪是人体的一种最有助于健康的力量。如希望、快乐、心境坦然、怡情和悦等等,这类情绪在取代坏情绪的同时,可直接作用于脑垂体,保持内分泌功能的适度平衡,并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指挥作用加强。从而使人体内进行正常消化、吸收、分泌和排泄的调整,保持着旺盛的新陈代谢,使全身各系统器官功能更加调和健全。

正如一位老教授所说:“人生不如意事经常发生,镇定情绪,不使其激动过度,有益健康,一旦患病,更要安常顺变,淡泊宁静,精神内守,以提高心理上精神上的抗病能力,所以无病宜达观,即为防病良药;有病要怡情,才是不老良方。”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把握自己的情绪,注重自己心里状态的调节,经常处于一种和畅、坦荡、乐观、向上的健康心理状态,才能远离疾病困扰,保持身体健康。

来源:徐州市中医院心理护理小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a50d336a01014f9l.html


分类:心海导航| 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
本年度文章点击排行
发表评论:
  • 昵称: *
  • 邮箱: *
  • 网址:
  • 评论:(最多100字)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