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去华矩市场买木质洗脚盆,商家领着去库房里挑选,可是挑来挑去发现每一个木盆都难免有结疤或疤痕,只是疤痕多少而已。商家后来说,结疤就是长树杈的地方,一般原木的材料都会有疤。回来后仔细想来,这话不无道理,不妨观察一下身边原木木质的桌子、凳子、椅子、木头柱子,哪个没有疤痕,有疤痕才是真实的,有疤痕才是现实的。联想起人生的现实生活也不就如此吗?
人生这一辈子难免有遗憾。力求尽善尽美“十全十美”,可现实往往不能做到尽善尽美,十全九美已经很不错了,这就是自然、这就是人生、这就是生活,本真的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都会有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遗憾,也许上帝不允许太完美的事物存在。所谓追求“完美的人”其实是还不明白人生真正的涵义。对生活、对朋友、对家人、对我们自己,都不要太过苛求,应该学会欣赏已经存在的“缺陷美”,达到“十全九美”就不错了,真正的现实生活无法“十全十美”,“十全十美”只是一种追求。
人生,就难有完美或者说人生完美的事太少,无论我们想的多么周到,做的多么认真多么努力,也会留有遗憾,也有缺陷。生命的历程中,圆满只是理想,只是憧憬,只是我们内心的愿景。一些事,用心了,尽力了,纵然不是圆满,也是一种美好,因为只要尽力了即使有遗憾但也不会给自己留有后悔。
确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要留点遗憾的。我们经常听到一种说法:XX是“遗憾的艺术”。这个主语,可以替换很多词,比如摄影,比如影视,比如建筑等等,甚至可以说人生,“人生不如意事常十之八九”,事情总是难以十全十美,遗憾总是在所难免。
既然如此,我倒觉得,很多事情,在过程中尽管应当高标准去追求、去努力,但对于最终结果,不妨给一点“不求完美”的宽容。
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一篇文章可以反复修改无数次。但无论怎么改,都没有真正完美的文章。文从句顺,逻辑说得通,观点站得住脚,让人读得下去,就不错了,至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是很难的。做文反复推敲,做事反复思量,只要超过了“度”,都未必是好事,结果反而贻误时机,影响效果。世事瞬息万变,哪里能把什么都想遍了?
还有的人,看到什么都想学,希望自己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个“通才”,成为完美的全能者。于是,每天满怀激情,看到什么就学什么,整日忙得不亦乐乎。最后,多半是成了“万金油”。古往今来,从来就没有哪个人什么都懂,能够一个人包打天下。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仅不可能什么都懂,也没必要什么都懂。“一招鲜,吃遍天”,与其致力于做个全能者,不如把时间和精力集中起来,在某几个方面甚至一个方面钻研得更深。
完美主义者,其实更容易导致更大的不完美。任何事情都不能绝对化,现实当中,没有百分之百的完美。《淮南子》里有一句话:“夫待騕袅、飞兔而驾之,则世莫乘车;待西施、毛嫱而为配,则终身不家矣。”意思说的是,如果非要等到騕袅、飞兔这样的良马才来驾车,那世上的人就没车可坐了;如果非要等到西施、毛嫱这样的美女才来结婚,那就一辈子别想成家了。事实就是如此,脱离实际,把要求定得太高,最后多半是一事无成,失去了很多。
多一点对“不求完美”的宽容,反而能在同等的时间内多思考几个问题,多干几件实事。所以,追求“百分百”是好的,但也不妨把目标设定得更具体可行。这样的人生,或许会有更高的效率、更大的收获、更理想的结果。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http://nx.people.com.cn/n/2014/0118/c337180-20419411.html
http://www.201980.com/lizhi/rensheng/2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