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的概念一般指个人通过工具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的过程。
个人知识管理软件:指供依据个人知识管理特点,来协助个人更省时省心管理文件、更容易养成知识管理习惯的软件工具;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学习等其它辅助功能
为什么要做“个人知识管理”
1.能快速找到自己搜藏的文档来解决问题,速度要能快到“不打断思路”。
2.知识型工作者唯一的资本就是“知识”,系统化的管理“个人知识”,达到提高个人竞争力的目的。
3.收集和消化工作、生活等所需的知识,能清晰的反映自己的知识结构,根据情况进行结构调整。
如何养成“个人知识管理”的习惯
1.养成的意义:个人知识管理更重要的是习惯的养成,而不是工具的使用,工具最好是体现了优秀人才的良好习惯的固化。
2.难度:短期可以看不到效果,有时不知如何归类,重要简单枯燥的操作而认为无意义等等要克服的心理和意志。
3.做法:认识到,要养成PKM的习惯开始是有一定适应过程,因为要制作知识分类体系,并按一定规则存放和归类;有时会不知如何分类而烦恼,一时看不到效果而放弃。所以,这个过程要不断的告诉自己,坚持一段时间就能收效,持续按自己制定的规则进行资料收集、加工、处理、消化等,并不断PDCA,就能实现“知识的5S”:标识、定位等,从而例自己的知识结构一目了然,很容易找到需要用的。
个人知识管理不外乎下面四个方面:
一、学习知识
知识和信息不能混为一谈,信息是免费的,但毫无目标的获取信息,就无法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因此学习必须要有目标,如果你用有限的时间去学无限的知识,你将被知识“淹没”,我们要学习那些给自己带来最大提升的知识。
时间是一个最稀缺的资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必须考虑知识获取的“成本”问题,这个成本除了金钱之外,最重要的是时间成本。因此,学习知识的工具需要满足:“花费时间较短,获得价值较高的知识”。
二、保存知识
保存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在使用的时候能够最快速和准确地查询到相关内容。保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保存在本地硬盘,一种是保存在网络上。保存在本地的好处是较为安全、断网的时候也能查看,保存在网络的好处是只要能上网就能查看,分享更为方便。
三、共享知识
知识共享和传播,是为了让别人知道你知道的知识,并得到信息的反馈,为什么要分享,不在于你认识什么人,而在于什么人认识你,不在于什么人影响了你,而在于你影响了什么人。因此要添加一些高质量的好友,订阅其分享内容,多争取对方的关注。
四、使用知识
知识的收集和积累之后,最重要的还是如何利用这些知识资料。只有知识是不行的,只有被使用的知识才有价值,能不能将自己的知识使用好,是对一个人能力的重要考验,只有将你的知识最大化的转化为价值,才能提升你自己的个人价值和个人品牌。
文章参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346754.htm?fr=ala0_1
月光博客 http://www.williamlong.info/archives/2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