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师在博客上这样写到:“我作为教师有一种悲哀,就是好学生是自己学的,坏学生是老师没教好。”不管出于什么心理和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番话,它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一个非常尴尬的话题:好学生真的是老师教出来的吗?
现实中的情况其实已经有所说明,同一个老师同样教几十个学生,但是每个人的成绩却各不相同,起决定作用的显而易见是学生的天赋和后天的学习素质和努力程度。作为老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是学生的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而且对学生未来的成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尤其是当有的老师高谈阔论自己是如何教育学生的时候。
人从出生就作为一个社会个体存在,进入学校后并不能认为教育就是学校的事情,影响他成绩的因素理所当然有很多,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后天努力等等。具体到学校教育,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对学生成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也许就如沙滩上的一粒沙,对于好学生,也许你课堂上讲的东西他早已自己看书学会了,对于差学生,你苦口婆心讲的那些公式定理他根本听不懂或者压根懒得记。这些话很多老师听起来似乎有些残酷,但有很大的可能是事实。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有时候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影响,甚至赶不上网络或者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并不是说老师没有努力,而是教育本身就太复杂了,为人的教育又难上加难。
所以对于大部分老师而言,好学生之所以是好学生,也许是因为他天资聪明,也许父母对他的教育很有效,也许他找到了学习的途径。好学生在这个老师那里是好学生,换个地方仍然是好学生,甚至还可能更好。为什么所谓的差学生总是让老师头疼?为什么多数老师都不提差生而总要用好学生来标榜自己的功劳?一个老师如果能够把让自己头疼的学生教育成让你赞不绝口的好学生,那我们应该给这个老师竖起大拇指,但又有几个老师做到了?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不要总认为好学生是自己教出来的,为什么学生犯错的时候老师从来不说是自己的责任。作为一个老师,只要尽到了自己教育的义务与责任,好学生也好,差学生也罢,事实上是学生自己的选择。也许有人会觉得这句话很不中听,但事实就是如此。这样,我们对待教师或许可以有一颗平常心,既不需要在学生有了好成绩时大加赞赏,更不需要在出现差学生后过多归罪。本报记者 程国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