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对话
吃过晚饭,妈妈一边收拾碗筷,一边催促孩子快点写作业。
孩子跟着妈妈来到了厨房,撒娇地说:“妈妈,你陪我写作业。”
妈妈一边洗碗一边问:“不是说好自己写作业了吗?怎么又让妈妈陪呢?”
孩子:“妈妈陪着写得好,昨天妈妈没陪着,我的作业得了乙。”
妈妈皱了皱眉,有些不满意地说:“总不能老让妈妈陪着啊,妈妈还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呢。今天写完后好好检查一下,争取得甲。”
孩子噘起了小嘴:“我就让妈妈陪嘛,好多同学都是妈妈陪着写作业的。”
妈妈耐心地说:“不行,孩子,妈妈决定不再陪你写作业了,有不会的可以问妈妈,但要自己写。妈妈收拾完厨房还要洗衣服,好孩子,快去写吧。”
孩子不高兴地走进了自己的小房间。
宗爸点睛
孩子让家长陪着写作业,反映的是一种依赖心理,是缺乏独立性的表现。孩子的这种依赖,很大程度上是家长一手造成的。
孩子上学后,许多家长喜欢陪伴孩子一起写作业,看孩子会不会写,写得对不对,认真不认真。看到哪里不对了,就立刻给孩子指出来,让孩子擦掉重写。这样做,的确能够保证孩子高质量地完成作业,却也养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只要家长不陪着,作业就写不好或者干脆不写作业。至于检查作业,在这些孩子看来,理所当然是家长的事情。一旦作业出错、得分不理想时,便埋怨家长没有把错题检查出来,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所以,当家长抱怨孩子总是缠着自己陪他写作业时,应首先进行自我反思。
孩子喜欢依赖他人的行为一旦形成,就容易导致孩子依赖型人格的形成,对孩子的发展成长都极为不利。美国心理学家将依赖型人格特点归纳为:
·做事犹豫不决,在没有从他人处得到大量建议和保证前,难以对日常事务做出决策;
·对生活或事业感到无助,经常让别人帮助自己做出重要决定;即使知道别人错了,也经常随声附和;
·缺乏独立性,很难自己单独开展计划或做事;
·过度容忍,为了讨好别人而经常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害怕孤独,不喜欢一个人呆着;
·当某种亲密的关系终止时,会感到无助或崩溃,特别害怕失去朋友;经常害怕被人遗弃或冷落;
·被批评或没有得到表扬的时候,内心感到受伤害。
心理学家认为:依赖型人格源于人类发展的早期,即童年期。所以,童年期,父母一定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给孩子长大的机会和空间。让孩子独立做作业即是其一。不要怕孩子出错,在学习的道路上,出错是难免的,也是正常的。让孩子在不断地出错和不断地修改错误中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才是聪明父母的明智之举。
陪伴孩子写作业,除了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外,还会让孩子养成不负责任的坏毛病。孩子认为,检查作业是父母的事情,出了错自然是父母的责任,与己无关,从而把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推到了父母身上。这种孩子遇事往往外归因,即总是习惯把原因推到自身之外的人或事上去,而不愿意自己承担责任。红领巾忘戴了,他会怪妈妈没有提醒他;字写得不好,他会怪铅笔不好用;考试没考好,他会怪题目太难。总之,他总能找到自身之外的原因来为自己开脱。所以,真正爱孩子的父母,绝不应陪伴甚至替孩子写作业,也不应包办孩子应当自己做的事情,而应让孩子养成独立学习的习惯、独立生活的习惯,建立起“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思维模式。
那么,那些因为害怕老师批评而帮助孩子做作业的家长该怎么办呢?读读下面的文章,一定会对您有所启示 。
延伸阅读 不当孩子学习的拐杖
做作业,对学生来说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是逃避不了的现实。可是,学生家长也同时有了孩子老师布置给他们的作业:给孩子或听写或出题或看作业。
让家长时常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这当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但是,我却对此不敢苟同。我认为,家长对孩子学习的过分关注,会加重孩子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孩子的自我成长。
我有一位朋友,自孩子上学之日起,每天陪着孩子做作业,听写、出题,出题、听写,乐在其中。可是,有一天,朋友因事不在家,孩子没有做作业,第二天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孩子回家又哭又闹——明明是妈妈不在家,没有人陪她做作业,凭什么老师不批评妈妈批评她?你看,这么小的孩子就拄着拐杖走路,没有了拐杖就寸步难行,难道这是家长愿意看到的局面吗?
记得有一次,我女儿因为一次语文测验考了98分,是破天荒第一次没有得满分,老师让她找原因。女儿经过认真思考后,报告老师说:“我爸爸妈妈从来没有完成过老师布置的听写和出题的任务,他们从来不管我的学习。”老师听了我女儿的话大吃一惊。等我下班去接女儿时,老师把女儿的话告诉给我,请我以后要多关心孩子的学习。晚饭后,我和女儿进行了下面的谈话:
“爸爸和妈妈的事情,是谁帮着做的?”
“爸爸妈妈自己呗!”
“你的学习是谁的事情?”
“我的。”
“你的作业应该由谁来完成?”
“当然是我。”
“爸爸妈妈每天都有自己重要的事情,你现在上学了,也有了自己重要的事情,我们来个协议,我们一家三口,每个人每天都按时完成自己的事情,好不好?”
“好!”
“以后再碰到老师让爸爸妈妈帮你听写、出题的时候,你怎么办呢?”
“我自己默写,自己出题自己做,可以吗?”
“这就对了,非常好,孩子!”……
一年来,我们从来没有督促过女儿的学习,但她的成绩一直很好。就连孩子因生病落下两年半的课程,她也靠着自学,门门都拿了满分回家。
我想,没有哪一位家长愿意耽误自己的孩子,家长就放心地把孩子的学习还给孩子吧,毕竟孩子的学习是他自己的事,不要充当孩子学习的拐杖,相信孩子自己能行。家长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地学习,为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来源:宗爸讲堂(ID:zongba01)
http://learning.sohu.com/20161010/n469903747.shtml
http://www.eol.cn/html/blog/jz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