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引经据典: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SmallArticleTitle###
来源:www.zhysg.com.cn;  编辑:xjh;  2015-12-04

【原文】五脏受气,盖有常分。不适其性,而强云为,用之过耗,是以病生。善养生者,保守真元,外邪客气不得而干之。至于药饵,往往招来真气之药少,攻伐和气之药多。故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摘自《寿亲养老新书》(宋·陈直著,元·邹铉增续)

【译文】人体肝、心、脾、肺、肾五脏,其禀受的天地之气有比例、有份额的,如果不顺应它的功能和特性,强行地耗用过度,则会生病。所以善于养生的人,能够保护和守住其真元之气,使外邪不能入侵人体,而干扰人的健康。至于药物,真正能够补充真气的药往往少之又少,而攻击、削弱人的正气的药却常常很多。所以善于服药,不如善于保养。

【发挥】所谓“不治已病治未病”,这就像汽车一样,一辆车如果保养得好,跑个十几年都崭新依旧;如果不注重保养,等到车坏了再临时修修补补,常常车用到三五年的时间,就不得不报废了。

人也是一个道理,保养很重要。古人之所以不提倡多服药,因为“是药三分毒”,凡是能治病的药材,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偏性,在治疗人体疾病的同时,会损害人体的另一些组织或器官,埋下另一些疾病的隐患,常常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损人的寿命。所以《寿亲养老新书》里说:“安乐之道,惟善保养者得之”,也就是说,懂得保养的人,才最有可能得到安乐的生活。

如何才算是“善保养”?

邹铉在《养老新书》之中,尤其推崇太乙真人的七大保养之法,七者能做到三四,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人得病、发病的几率:

一是少言语。所谓言多必失,语音出于肺而根于肾,多说话的人,容易伤气于内,损伤了肺和肾的功能。尤其是在睡觉之前更不宜多说话,那样思维容易活跃,大脑因过于兴奋而难以入睡。

二是戒色欲。终日沉溺于房事的人,相火易动而伤阴精,容易出现老态,终日处于恍惚的状态之中。尤其是阴历4~6月和10~11月。4、5、6三月,火旺炎热,本就易伤阴精;而10~11月,阳气潜藏于内,更不宜恣情纵欲,否则一旦伤了根本,来年阳气生发之时无以为继,而生温病。

三是薄滋味。吃饭吃菜时如果味道太重、油腻,饮食容易发生停滞,而损伤脾胃的消化功能,从而出现腹部胀满,不思饮食等现象。

四是咽津液。每天早晨起来,叩齿300次,并将舌下生成的津液,分3次,轻轻咽下,用意念送入腹部丹田之中。传说中唐代名医孙思邈每天清晨都练此功法,而他活到了101岁。

五是莫嗔怒。“嗔”,乃是责怪他人;“怒”,因不满情绪而产生愤怒。嗔和怒,不仅不利他人,更不利己,容易伤着了肝气,而出现面红耳赤、头晕目眩、胸胁隐痛等症状。

六是美饮食。美饮食,可以养胃气。这里所说的“美”,并不是指那些华丽的食物,而是一种舌尖上的味道。当你细嚼慢咽,每一口大约嚼到36下的时候,食物的鲜美滋味自然会充满齿间。这样的味道,也最能滋养我们的脾胃。

七是少思虑。所谓“动脑不动心”,各种纠结郁闷、凡事考虑再三,往往最伤心气,而易出现面无血色、心慌心悸等症状。而少思虑,可以养心气;多动脑,将事情调理化、清晰化了就行,要充分相信人在做事的过程中,还有超强的自我纠错能力,这种能力能让事做的时候变得顺畅,效率也容易在实践之中不断得到锻炼与提高。

附:保养论

《养老新书》云∶安乐之道,惟善保养者得之。

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太乙真人曰∶

一者少言语,养内气;

二者戒色欲,养精气;

三者薄滋味,养血气;

四者咽津液,养脏气;

五者莫嗔怒,养肝气;

六者美饮食,养胃气;

七者少思虑,养心气。

人由气生,气由神住,养气全神,可得真道。

凡在万形之中,所保者莫先于元气;摄养之道,莫若守中实内,以陶和将护之方,虽在闲日,安不忘危。

圣人预戒,老人尤不可不慎也。

春、夏、秋、冬,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

五脏受气,盖有常分。不适其性,而强云为,用之过耗,是以病生。

善养生者,保守真元,外却客气,不得而干之。

至于药饵,往往招来真气之药少,攻伐和气之药多。

故善服药者,不如善保养。

康节先生诗云∶爽口物多终作疾,快心事过必为殃。

与其病后能求药,不若病前能自防。

郭康伯遇神人,授一保身卫生之术,云∶但有四句偈耳,须是在处守持。

偈云∶自身有病自心知,身病还将心自医,心境静时心亦静,心生还是病生时。

郭信用其言,知自护爱,康强倍常,年几百岁。

来源:
http://www.zhysg.com.cn/2014/HealthWords_0611/113.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b024da0102eu8x.html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数:0 | 浏览数:91
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
本年度文章点击排行
发表评论:
  • 昵称: *
  • 邮箱: *
  • 网址:
  • 评论:(最多100字)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