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子佳人博客

我的故事我讲述

胃不和则卧不安(古语解读)
###SmallArticleTitle###
来源:生命时报;  编辑:xjh;  2013-06-25

很多人都有夜里睡不踏实的经历,辗转反侧睡不着、易惊醒,有的还伴有胃胀、泛酸、烧心等感觉。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2000多年前的古人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胃不和则卧不安”。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意思是说饮食不节、肠胃受损、胃气不和,就会导致失眠。在临床上,很多失眠患者有饮食过饱、就餐不规律的问题,更印证了这句古语。

睡觉时,人体器官大多处于一种较为低效的状态。晚饭过饱或摄入过多高脂肪、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会加重脾胃的负担,使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减弱。一旦胃内食物不能及时排空,就会出现胃胀、胃中灼热等症状,从而影响睡眠。因此,晚餐最好七分饱,多吃一些粥类、蔬菜类易消化的食物,少吃鸡、鸭、鱼、肉等难消化的食物。此外,辣椒、大蒜等辛辣之物,凉拌菜等生冷之物,以及豆类、地瓜、甜品、年糕等易引发胀气的食品也应少吃。

一般而言,晚饭应安排在睡前4小时,饭后适量运动,如散步等,可促进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年轻人白天运动量大,消化吸收快,若临睡前有饥饿感,可以吃一些夜宵,但也要选择易消化及有助于睡眠的食物,如牛奶、苹果、全麦面包等。▲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学博士 厍 宇


来源:《 生命时报 》( 2013年06月25日 第 14 版)
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3-06/25/content_1258682.htm

分类:养生保健 | 评论数:0 | 浏览数:131
相关文章
文章点击排行
本年度文章点击排行
发表评论:
  • 昵称: *
  • 邮箱: *
  • 网址:
  • 评论:(最多100字)
  • 验证码: